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极不平凡的一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发出教育强国建设总号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过去一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年。一年以来,教务处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树牢系统思维、坚持科学谋划,全面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直面学校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新需要、新机遇、新挑战,立足整体、放眼长远,系统考量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自洽性,基于学校“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年度重点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形成嵌入式耦合力量,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主线,有序高效推进教师教学、教学研究、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质量保障及教学服务等各领域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南工大特质的创业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助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教务处向全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向所有刻苦求学、奋发自强的南工大学子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务处工作的广大校友们,致以最为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祝福!回眸学校2023年的教学工作,总体上可以总结为“五高五新”:教师教学在高要求发展中取得新突破,教学研究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启新篇章,创新创业在高起点发展中实现新提升,产教融合在高水平发展中打开新局面,教学服务在高标准发展中呈现新气象,相关亮点工作如下:
一
审核评估考察顺利完成
10月9日-11月10日,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学校圆满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工作。学校将以此次审核评估为新的起点,贯彻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内涵,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创业型大学建设新范式。
二
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学校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微课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此外,学校9门研修资源入选首批江苏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云书院”平台。
三
专业认证工作稳步推进
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接受《华盛顿协议》国际观察员观摩,助力我国全票通过《华盛顿协议》周期性检查。我校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总数为28个,在全国处于前列。新增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2个专业为全国首个且为唯一通过专业。6个专业完成联合工程认证线上考查,11个专业完成省级综合评估,2个专业完成新专业评估,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复评。
四
教学成果实现历史突破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国家级奖项。乔旭教授主持的教学成果“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改革与实践”获得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我校自1993年以来时隔30年再获此殊荣。此外,学校教师参与获评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喜获佳绩,体现了学校在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与实质性飞跃。
五
教学改革研究稳中求新
2023年,全校立项和稳定支持建设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2项。完成2021年省级教改课题结题鉴定12项,校级教改课题结题验收213项。遴选2023年校级教改立项项目267项,并获批省级教改课题15项,其中,重中之重课题1项、重点课题4项。
六
专业课程建设成效喜人
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省内居于前列。新增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点1个,校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16个,启动6个微专业的招生与培养工作。成立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聘任99名本科专业(方向)负责人,编制调研报告3份。
七
双创学院建设持续深化
2023年,学校持续构建“511”双创生态体系,以深化国家双创学院建设。立项建设双创精品课程14门,双创教学案例4个,“优创计划”项目66项;出台《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暂行管理办法》《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
八
大赛金奖再创历史新高
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家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2项,学校连续三年获国家金奖,国家金奖数量并列全省第六,国家级金奖数、国家级获奖数,以及省级获奖数均创历史新高。本年度创新大赛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毕业五年之内的校友,实现了学校所有学院全覆盖。
九
竞赛获奖态势持续向好
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969项,其中,国家级125项、省级以上324项,立项数位居全省前列。本科生发表论文105篇,申请专利116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300余项,其中,国际58项、国家级800项。在《2018-2022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位列江苏省属高校第3。
十
科产赋能教学成果丰硕
“绿色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获批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新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3项。新增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5项。新增5位省本科类产业教授,入选总数位居全省高校第二。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团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项。
十一
劳育美育教学走深走实
成立校美育教育中心,1门课程获评省级美育精品课程,遴选校级美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36项。新增立项劳动教育实践项目10项,在首届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申报的5个项目在首届高校劳动教育示范案例征集展播活动评选中全部获奖,获奖总数位居全国参赛高校并列第一。
十二
教学管理服务固本兴新
打造本科教学管理服务体系2.0升级版,编制发布《本科生学业指南》,升级改版教务处网站,上线办事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点扩容工作,摸排统筹各类教室资源,新增570个考位。严格落实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完成《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等制度修订工作。
十三
教育信息化融合度提升
制订《南京工业大学推进本科教学数字化工作实施方案》。数字“教学档案袋”平台服务以及精品录播教室一期项目全部建成。积极推进立项建设本科教学大数据监测分析与评估平台等信息化项目。
十四
本科招生机制持续优化
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落实招生工作机构改革,调整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召开专业集群建设高端论坛。在苏录取比例有所提高,江苏主专业组录取平均分位次3.8万名,各专业组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完成率均达100%。外省招生形势整体较好,河南、浙江、广西等省份录取位次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2024年,教务处将携手全体师生,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接续深化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汇聚教育教学领域的磅礴伟力,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恭祝全体师生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教务处
2023年12月31日
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