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

编者按:

什么是古典赏石?古典赏石的成果、特征是什么?古典赏石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古典赏石如何与现代媒体合作?怎样做好古典赏石流派的规划、建设?古典赏石文化建设的分类工作如何组织开展?古典赏石理论如何运用等等------值得我们思考、研究,值得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您有什么见解?有什么观点?有什么建议?如果您乐意,请整理成篇,发往邮箱:413498529@qq.com

推动古典赏石文化发展,做给当代、做给历史,需要大家的洪荒之力。

蠡测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是什么意思

“古典赏石”是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的课题,它是当代赏石的“初乳”,或者说“”生命之源。它汪洋万里、气象万千。

对古典赏石,我有三个浅识:

一是:古典赏石不宜按照时代进行确立。

二是:古典赏石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沉淀。

三是:古典赏石具备了鲜明的属性特征。

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

先谈第一个观点:古典赏石不宜按照时代进行确立。

古典赏石是当代赏石圈几乎人尽皆知的概念,但是,到底什么是古典赏石?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对之展开了认真的思考。我的理解,所谓古典赏石,就是从古至今锤炼留存的具有典型审美特征的赏石观念。它不受时代的限制,它不是固化的、僵死的、特定的,它一直在发展完善、在丰富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赏石不应该按照历史时代去划分或确立。我愿意把古典赏石当作一种典范式、可传承、可发展的高超的赏石主义、赏石思想、赏石艺术来思考。当代赏石虽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古代赏石,但是二者统合于古典赏石。

蠡测_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

再谈第二个观点:古典赏石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沉淀。

古典赏石是一种稳定发展的赏石观念或形态,有几位代表性人物、有几本代表性书籍、有几篇代表性诗词、有几种代表性美石、有几方代表性古石、有几点代表性总结,基础式、构造柱式搭建起古典赏石之巍巍框架。

代表性人物。有白居易、柳宗元、米芾、李后主、宋徽宗、苏轼、范成大、赵孟頫、王守谦、董其昌、李日华、乾隆等等。当代仍然有一批学者型、专家型、保藏型赏石家,在以不同方式,推动赏石文化艺术进步。

代表性书籍。有《诗经》《尚书·禹贡》《吕氏春秋》《后汉书》《素园石谱》《云林石谱》《渔阳公石谱》《宋史》《长物志》《海岳志林》《红楼梦》《石品》等等,为当代赏石文化艺术探古寻幽提供文献资料。当代,有《灵璧石谱》《河南石谱》《山西石谱》等典籍图录,继续顽强地延续着古典赏石的文脉。

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

题名:立云

代表性名石。有灵璧石、太湖石、宣石、英石、崂山绿石、紫金石、青州石、九龙璧等等,大都以造型石为主。当代也有一批新兴的造型名石,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古典赏石之美学内涵。

代表性总结。有米芾的“秀、瘦、皱、透”说;有郑板桥的“瘦、皱、漏、透”说;有苏轼“丑”说;李德裕“怪”说;有陆游的“嵌空宛转”说;有《三希堂石谱大观》“奇丑、老硬、空灵”说;有民间流传“奇、巧、花、寿”等之说;复有当代“形质色纹韵声”说;灵璧石原产地流传“肘”字说(石友经常会把一方回旋钩挂特别突出的石头形容为“肘”得厉害,具体是哪个字,不好确定,我理解为“扭”的意思)。

我个人的观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形态意蕴方面,我主张“形神兼备、得意忘形”八个字。在精神内涵方面,我主张“仁、厚、坚、毅、勇”五个字。

代表性诗词典故。耳熟能详的有“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形质冠今古,气色通晴阴。”“江里石头争献瑞,分明是,中间有个长生字。”“普陀大士神通妙。影入石头光了了。看来持献可无言,长似慈悲颜色好。”等等,汪洋浩瀚,至今哺育着赏石艺术和人类文明。

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_蠡测是什么意思

题名:酒香

最后说一下第三个观点:古典赏石具备了鲜明的属性特征。

一、艺术性:艺术性是赏石之根本

标识词:亦师亦友

如果把美石称作艺术品,那么它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是所有人类艺术之师、之母。我们通过观赏实践,学习如何在绘画、音乐、建筑、雕塑、制造等等人类艺术领域,把各种艺术元素准确地安放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创作出近乎自然、上善若水般的完美形态。古典赏石观念的“瘦、皱、漏、透、丑、怪、奇、秀”等美学要素,无不产生于人们对石头的参悟和研学,这些要素经过历朝历代出渣淬火,至今仍然以愈发强劲的内动力,激荡、引导着我们的赏石、美术、诗歌等艺术发展。

故言:石头与人在艺术领域的关系,也许是“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关系吧。

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_蠡测管窥什么意思

题名:龙挂

二、人文性:人文性是赏石之素养

标识词:渡江之苇

我们常说赏石以修身养性,修身养性这个词很好,很准确、很有活力,清晰地表述了石头的客观属性,它是我们反思的明灯、反观的镜子、悟道的法门。套用一个句式:看石头就是石头,看石头不是石头,看石头还是石头。这句话看似很绕,其实就是描述了一个“石头与我”的关系变化问题。另外举例说明:镜子是镜子我是我;我照镜子时,镜子就不再单纯是镜子我也不再单纯是我;而事实上,镜子还是镜子我还是我,只不过我眼里的镜子里有个我的像。(如果进一步把镜子虚化,那么,它映照的是我们的形象,还是本质?)我们通常愿意通过修身养性,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趋近真善美的境界。而这个像,就清晰地显现出我们做人做事的不足,指导我们修行的方向。历朝历代赏石先贤,都会通过赏石活动,积极表达对宇宙、世界、人生、人性、理想、情操、公义、信仰的认知和追求,并力图推进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

因此说,赏石还要“以人为本”,大家通过石头映照自己的三观和人生追求,启发思辨、启动自咎,反省不足、反躬内求,从而磨砺自强,不断完善提升。

故言:石头与人的社会关系,也许是“人猿相揖别,只几块石头磨过”吧。

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_蠡测是什么意思

题名:远山

三、精神性:精神性是赏石之灵魂

标识词:浮光掠影

精神的状态常常表现为境界的高低,我们普遍认可“用石头说话”,即用石头展现个人赏石境界的高低,但这未必是一种同频共振关系。我注意到,处于每一个赏石水平阶段的人,都(bu)很(ke)自(yi)我(shi),其内心深处充盈着两个自信。一是自信自己的石头天下第一,二是自信自己的赏石水平天下第一。赏石圈几乎全体人员都很神奇地、唯一地、排他地独霸着赏石的“最高境界”。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因为“境界”是个很概念化的词,无法量化、具体化,不好衡量,于是乎,所有境界,都被认定为各自的最高境界。境界的高低,恰恰是人们三观的体现和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状态。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状态,就会根据个人精神需求,寻找、鉴赏、收藏自认为“最好”的美石,赏石圈几乎所有人都在自得其乐地赏玩着“最美”石,神奇的“石缘”也就此成为客观存在。

而在交易领域,很多人会努力把好石头卖个高价钱,慢慢就形成了“高价石才是好石头”的错觉,并进一步需要用价格标榜自己石头的“奇绝”,于是产生了“一方石头八十亿”的传奇。

古典赏石自身从不需用境界进行自我标榜,也不会用价格进行境界反证。而是积极开展精神的进阶、个性的放逐和人性的声张,并籍以实现境界的构建和提升。

故言:人与石头在精神层面的关系,也许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吧。

上述几点关于古典赏石的属性特征,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不全面、不深入,属于管窥九天、蠡测四海,难免挂一漏万、谬之千里。在此敬请赏石界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并祈望以此激起石界同仁对古典赏石的关注、研究、探索和弘扬。

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是什么意思_蠡测

蠡测管窥什么意思_蠡测_蠡测是什么意思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