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赀”字怎么读
“赀”这个字读作【zī】,部首是“贝”,总共10个笔画,结构是上下结构。
二,“赀”字是什么意思
1,“赀”字的本以是罚款。
《说文解字》:赀,小罚以财自赎也。意思是:小罚改为少量钱财赎罪。
*赀刑:在秦朝的一个刑罚之一,强制犯人缴纳一定财物或服一定徭役的刑罚。
赀刑适用面广、名目也比较多,比如:
赀一甲:罚罪犯出一副盔甲。
赀一盾:罚罪犯出一个盾牌。
赀布:罚罪犯出布匹。
赀徭:罚罪犯劳役一段时间。
赀戍:罚罪犯守卫边疆一定年限。
*汉代对未成年者征收人口税。《汉律》:民不儋赀钱二十二。
凡7岁至14岁未成年人,每年20钱,武帝以后增为23钱,称为口赋或口钱;15岁至56岁成年人,每年一算,征收120钱,称为算赋。资产税亦称赀算,按财产每万钱征收一算即120钱。
2,计量、估量。
《齐民要术》: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
赀计:计量、计算;赀算:计算;
3,古同“资”这个字,财货。
《广雅》:赀,货也。
《苍颉篇》:赀,财也。
捐赀:捐助资财。
赀郎:汉代富家弟子因家财多得拜为郎。
赀财:钱财。
赀产:财产。
古时匈奴对奴婢的称呼为“赀”。
三,“入赀”是指什么
入赀:缴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
在南朝梁武帝的《更开赎刑诏》中有提及:“尧舜以来,便开赎刑,中年依古,许罪身入赀。”这表明从古代开始,就有通过支付一定金额来免除刑罚的做法。此外,《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中也提到了一个例子:“季兴少为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太祖初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朱友让。”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古代存在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钱来获得某种利益的情况,包括官爵和功名的获取。
花钱买官自古以来都是存在的,在古代平民可以买员外郎,也就是进入了人才储备库;考上了举人却没考上进士的,可以买进士能当的官;武将干够了的,可以买文官;自己掏不起钱,可以请别人帮你买官。有钱能使鬼推磨,只有有钱就好办事,当今社会也一样。
1,《雍正王朝》里的小叫花子李卫,他买的就是员外郎。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
2,清朝大臣、爱国诗人、启蒙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他的官也是买的。
黄遵宪,字公度,嘉应州人,以举人入赀为道员。
这种买官的现象很多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在来个压轴的:
戊戌六君子大家知道是哪六位吗?就是杨深秀、谭嗣同、杨锐、康广仁、林旭、刘光弟。这六位当中就有三位的官位是买的。
“赀”这个字的分享就到这了,今天你学到了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不仅可以拥有广阔的视野,还可以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让我们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吧!
点击下面公众号名片
汉字里的小秘密,等你来发现!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