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

你是否曾经有这样的疑惑

我们常说的农历和阴历、阳历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立这么多种历法,一种不可以么?

关于除夕,为什么有的年份在“年三十儿”,而有的年份在“年二十九”?

还有,我们都知道闰年的概念,那么闰月的概念你能说明白么?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你应该就知道了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历法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历法的概念,所谓历法,其实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说白了,就是以太阳、或者月亮作为参照物,来确定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历法的分类

历法一般分为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历。顾名思义,阳历就是以太阳为参照物设立的,也叫做太阳历,而阴历则是根据月亮为参照物设立,也叫太阴历,阴阳历则是调和了阳历和阴历,是一种综合历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精确历法的国家。

秦汉之前,中国已经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等历法。西汉初期,国家根据中国上古的“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总结归纳出了可以同时计算太阳和月亮及其星象周期运动的阴阳合历“太初历法”。从此,中国人开始正式使用非常科学合理的“阴阳历法”至今。实行太初历法至今的两千多年时间中,我国的天文历法对本国、对东亚诸国的医疗、养生、数学、物理、文化等产生过非常重大的影响。

我国的历法,通常都叫做“夏历”,是“华夏历”的简称。西历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了跟国际接轨采用了西历为中国纪年时间,从此以后中国历法就被人们讹传为“阴历”,或叫”农历“。(西历的历元是以基督元年耶稣诞生日为起算时间,而我们自古就有自己历法黄帝历,比西历早2697年,至今年应该成为黄历:4719年)

但是称呼夏历为“阴历”这是非常错误和不科学的,因为夏历属于阴阳合历——是朔望月、回归年的有机统一。定节气明了四季,定朔望以合天象,定冬至以至岁时,置闰月调和朔望月(白道)和回归年(黄道)之间的差别。

夏历又称之为黄历,因为相传华夏之历法制定于轩辕黄帝时代。黄历还有一个俗称叫皇历,因为夏历是每年古代官方(皇家)颁发的历法,是一种很实用的历法。

科学实用的阴阳合历,夏历是华夏的瑰宝。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

有人认为夏历起源于孔子传述的《夏小正》,这是一部以中原地区为坐标,观察季风和物候的变化关系的独特的农事活动的历法,所以称作农历。

据《夏小正》记述:每15天气候一小变,90天为一大变。而农历一年以春夏秋冬的四次变化为特征,周而复始,循环纪年。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等都是节气的名称,大雪、小雪、芒种等则是物候风候的记述。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

夏历这种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历法乃是中国古人的独创,是华夏古文明智慧的结晶。夏历推行后,阴阳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互相组合形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一个单位代表一个年﹑月或日。

干支历从轩辕黄帝元年算起,以六十年(一甲子)为一个周期,循环纪年。直到现在,还在广泛应用。

阴历

历法分类说完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种历法呢?复杂又不便统筹,为什么不统一用一种呢?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历法的建立之初,相较于太阳,月相(阴晴圆缺)更容易观察,所以在历史上阴历的设立是普遍早于阳历的。

人们把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阴历月”,但实际上这个周期是时间是29.53日,而历法上要求年、月必须是基本单位—日的整数倍以便于换算,所以就引入了大小月的概念,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采用轮换制便基本平衡了这个天数,这就是我们开篇所说的有些年份的30日是除夕,而有些年份的29日是除夕的问题。

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

我们继续来看,按照阴历一个月29.53天来计算,一年12个月,那么一个阴历年总计就是354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了10天有余,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如春耕秋收等都是以四季为基础进行的,而季节的更迭是因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产生的,所以如果以阴历作为标准,那么就会出现某个季节并不是在固定月份出现的问题,历法就体现不出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这个时候,阳历就诞生了。

阳历

阳历是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个太阳年)均分为12个月,但因为一个太阳年的实际时间是365.25天,平均到每个月是30.44天,同样,为了调平月整数,在公历中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的阳历大小月,而为了调平年整数,就出现了“3平1闰”的置闰法,就是每过4年,把多出来的1天加到2月份,这样,历法年才能和太阳年的周期基本相符。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阴阳历

说到这里,有人要问了,既然有了更加贴合人类生产活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阳历,为什么不直接废弃阴历,使用阳历,却又会出现“阴阳历”呢?

这是因为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我们不能忽视月亮对地球的影响,众所周知的钱塘江大潮,就是月亮的引潮力所致,那么对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掌握引潮力的周期就变得非常必要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对于航海和捕鱼都有重要的意义。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

另外,我们汉族很多的节日都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制定的,所以无法直接摒弃阴历,为了调和这种矛盾,我们聪明的祖先便通过“阴阳调和”的方法建立了中国农历,既能够使每个月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能使每个月日期和月相对应。

阴阳历的调和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聪明的古人是如何将两种历法“调和”形成阴阳历的。

为了协调这两种历法的矛盾,就需要弥补差值,也就是说或在一定时间内,需要这两种历法的天数接近相等,我国采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下面这个公式:

365.25*19=29.53*(19*12+7)

就是说19个太阳年的总时间基本和19个月亮年外加7个阴历月的总时间一致,那么每19个月亮年中,就有12个平年(12个月)和7个闰年(13个月),而闰年中多出来的那个月就是闰月。

我们是如何规定这阴历的19年中哪一年要添加闰月,若添加又要添加到哪个位置呢?这取决于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根据阳历设立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0度,平均分成24份,每份15度,规定地球每公转15度,就是一个节气。实际上,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月首叫节气,通常用来确定季节,月中叫中气,通常用来确定月份。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阴阳合历时,我们会发现24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如此继续,必将有月份的中气正好落在农历月的最后一天,这时就会出现下个月没有中气的情况。根据阴阳历每个月的时间差得知,一般每过两年左右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19年中每过2-3年添加一个闰月),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举个例子来说明:因为24节气在阴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阳历2001年5月21日这一天是中气小满,在农历对应四月二十九日,那么下一个农历月就没有中气了(夏至落在了下下个月中),所以就把没有中气的这个月定义为闰月,又因为它是在农历四月之后,所以通常我们称其为“闰四月”,而把后一个月份定义为农历五月。

现在再回顾文章开头那几个问题,你都懂了么?

道教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忠实的继承者。

道教至今所用的就是黄帝纪年历法,直至今日守护着夏历,过中国年。

在夏历里,一年的分隔是以立春节气为标志。这是根据周代的历法,以立春节气作为新一年的伊始。

比如,西历今年是2024年,是夏历的甲辰(龙年)、黄帝四千七百二十一年,从2024年的立春之后,才到夏历的甲辰年(龙年)、黄帝四千七百二十一年。

所以我们都是48世纪的中国人,而不是21世纪的西人。

作为我们中国人应该尊重自己的历法,不要仅仅将其聚焦在“农业”范畴内,这多少有些妄自菲薄,文化不自信。因为,夏历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历法,不仅科学实用,更代表了优秀灿烂的华夏文明。

到这里还没明白的看下图。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一图看懂,讲给Ta↓

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

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阴历阳历转换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

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

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_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

通过上面的科普,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

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农历根据朔望月周期来定月份,同时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历年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阳历的回归年,设置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兼顾了太阳、地球与月亮的三体关系,在世界古代天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更体现了我国古代人的智慧,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愿天下修行之人

得闻正法|不落邪见|永脱轮回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阳历转换阴历转换器_阴历阳历转换_阳历转换阴历生日查询器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