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家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里曾经指出,一字之差,则经义全非。可见,在对《老子》等上古文献资料的研究中判明每一个字极其重要。正因为其如此重要,我们不仅要认真勘误校正,还需要注意到语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的字义变化,否则也会造成误读。在研读郭店楚简《老子》时,便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佐读是什么意思_佐读音及意思_佐怎么读

“差”能取代“佐”吗

比如,楚简《老子》甲第6简有“以道□人主者,不谷以兵强於天下”。整理者把□隶定为“差”,读为“佐”。帛书《老子》以及世传本都是“以道佐人主”,把这里的差字作为佐字的假借似乎不错。然而,古代假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本无其字,久借不还;另一种是本有其字,取而代之。把“差”读为“佐”,显然不是本无其字的那一种,而只能是差字假借了佐字,即差字取代了佐字。可问题是,差字在金文和郭店简里都可以见到,但佐字最早只能在秦简里找到,似乎还不普及,《说文》就没有收录佐字。可以说,在郭店简时代,佐字还没有被造出来,就不可能存在差字取代了佐字这种关系。而帛书以下把这里的“差”改为“佐”,是用佐字取代了差字,说明差字是本字。所以,不对本字先作解释而直接把“差”读为“佐”显然是本末倒置了。

不想直接解释这里的差字,恐怕是困惑于《说文》的解释:差,贰也,不相值也。《韵会》等资料也都明确说是差错之义。差字的这种解释已经有两千年,深入人心,但是,在更早的时候,差字没有这种字义。上古时代,人名多用差字。王有吴王夫差,臣有楚国景差。秦汉以后,基本上没有这种现象,说明当时的差字应该没有不好的字义。

不能简单地用“佐”代替“差”

西周《同簋》铭文有“王命同差右吴大父……”,又有“子子孙孙左右吴大父”。这说明差字与左字相通。既然如此,左字与佐字也相通,不就可以说差字与佐字可以相互替代了吗?但这还是不可能的。段玉裁曾说:“今人以左右为ナ又字。则又制佐佑为左右字。”这已经说明了佐字的来历。更重要的是,左字与佐字的字义不尽相同。佐字只有辅佐的含义,但左字还有支配领导的含义。《同簋》中的差(左)右吴大父并不是辅佐吴大父的意思。周朝封建制度并不是中央集权,周王是不会直接分封封臣的下属的。那时,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我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周王命令同去差(左)右吴大父,应该是命令他去支配领导吴大父的人或者领地。即同这个人只能是周王的封臣,而不可能是吴大父的封臣。这种用法在西周晚期的《师克盨》的铭文中可以看到:“昔余既命汝,今余唯申京乃命,命汝更乃祖考,左右虎臣。”这里的“左右”不是左右两班的意思,而是作为动词的支配领导的意思。左右的支配领导含义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实际上,金文中的右字基本上是引导、领导的意思,常常用在上对下、强对弱的关系上。有人说,左与右相对,是用在下对上、弱对强的关系上的。其实不然,上博简《容成氏》有“昔者天地之差舜而右善”。这里的“右”就是引导的意思。而把“差”读为“佐”,解释为天地辅佐舜也是不合适的。人主为天子,与天地的地位有上下之分。天地应该是来辅导舜的,就像现在说老师辅导学生,而不能说老师辅佐学生。从左右一词有支配领导的含义来看,差字的主要含义是辅导。不过,《容成氏》也有文王“乃立泗尹 为差”,这里的差字可以解释为辅佐,但也可以解释为文王派给的差事。差字的字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扩展。虽然佐字因左字而生,佐字却没有继承差(左)字的全部含义,只是保留了一小部分字义。因为有这样的错失,所以,简单地用佐字来代替差字,是无法读出古籍原来的含义的。(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