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与纵横家信徒景春关于“大丈夫”的一段对话。景春问孟子:“公孙衍、张仪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孟子不同意景春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朱熹《四书集注》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丈夫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仁”里,站在天下最正当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行得正、站得直,为着一个理想的目标去奋斗。
【解读】
2016年,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阐释了中国的中东外交政策。他借用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大丈夫”思想,掷地有声地告诉世界,中国的中东外交,立正位、行大道,不找代理人,不搞势力范围,不谋求填补“真空”,坚定地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充分彰显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在“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多年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