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_中小学素质教育频道_成都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针对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结合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大背景,成都市青羊区开展了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践。

一方面,优化数据管理,搭建信息化平台,对学生综合素质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遴选、分析等一体化管理;

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从写实记录中筛选出典型事件,并以典型事件为依据对中小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客观性强、可追溯、具公信力的评价新模式。

中小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_成都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_中小学素质教育频道

一、工作思路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是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总蓝图,对于引导教师、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至关重要。青羊区出台了《成都市青羊区基于典型事件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从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结果应用、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一)设计层面:阐明评价内容,明确评价流程

通过研究和总结已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青羊区确定从思想政治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与安全、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与创新五大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我们认为,典型事件应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阶段性。反映一个阶段学生“五育”发展情况的事件,比如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艺术监测结果,每年的国家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等,这些信息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

第二,代表性。反映学生自身素养的关键事件,应是在班集体中的突出事件,或是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这些信息是随着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而形成的。

典型事件的形成需要经历“自主筛选-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平台确认-进入档案”的过程。

在筛选环节有系统评判与人工评判两种方式,借助人工智能去粗取精,由多到少,由繁到简进行筛选,从而形成阶段性典型事件。

中小学素质教育频道_中小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_成都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二)实施层面:研发方案配套工具

在广泛征集教师、家长、学生意见的基础上,青羊区完善了《成都市青羊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典型事件选择与采用指导意见(试行)》,学校在区级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校一案”。

同时,院企合作研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为不同用户配备了相应的操作手册和操作视频,依托于先进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整合学生各发展维度的数据,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评价平台不断升级,功能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学校、班级可增加特色评价指标。学校、班级在区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可增加校本化的二级指标和设置三级标签。同时,也利于评价者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设置标签进行筛选,使“谁使用谁评价”成为可能。

第二,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除了班主任,科任老师也成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上传的写实记录可直接认定为典型事件。

第三,评价方式更便捷。原有评价平台教师只能在PC端操作,现在开发了微信小程序,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遴选、查看学生的典型事件。

第四,优化了评价流程。如公示时间的设定,系统默认学期结束的前七天进入公示期。学生、家长可在公示期内看到同班同学的典型事件,对存疑的典型事件进行申诉。公示期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本学期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并推送给学生、家长。

(三)保障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四类培训机制: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标准解读以及典型事件填写培训。

公示与三级申诉机制:学校在各个阶段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后,将结果进行公示,并接受学生的申诉。

多类反馈机制:平时,学生、家长可通过“成长树”和“个人报表”随时查看学生的成长状况;学期结束,学生、家长可在线查看学生综合素质报告。

(四)结果应用层面:“谁使用谁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基于典型事件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秉承“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突出强调和发挥学校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各学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以区级指标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丰富,增加典型事件选择范围。

评价采取多元主体参与的模式,评价主体涵盖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等多个层面,使得评价结果紧密契合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益。

第一,学生、家长层面,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着学生、家长的人才观和评价观:从过去只关注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第二,教师层面,通过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摒弃了原有的单一评价模式,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评价。一方面,表明教师评价观念的转变,从注重学业成效转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表明教师基于评价结果,不断内化和反思,并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差异教学或个性化教学践行素质教育。

第三,学校层面,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让学校全面了解学生“五育”发展状况,以评促改,促进学校完善和优化办学方案,发扬育人特色,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策略。

中小学素质教育频道_成都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_中小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登录

二、主要成效

(一)获得师生和家长较高的认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典型事件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现状。

问卷调查显示,100%的教师、95%的家长和学生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又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学生的优缺点。

(二)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2021年成都市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青羊区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指标均高于全市均值。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