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参训学员操作指南
一、背景和意义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要求
教育部要求,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引领、校本实践推进的方式推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显著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玉林市教育局要求,管理团队和教师均以“三提升一全面”为总目标,以围绕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创新融合为核心目标。
三、实施步骤
1.制订县级“三案一标”,明确学校路径和要求。
2.学校制订“三案一标”。
3.选择微能力点。
(1)学校在教育部公布的30个和自治区教育厅要求的1个微能力点中明确选取8至10个要达到的微能力点。
(2)科研组在学校明确选取微能力点中选取科研组要达到的6至8个要达到的微能力点。
(3)教师在科研组选取的微能力点中选取3+1个微能力点作为个人的年度目标(1就是区教育厅要求必选的能力点)。
4.开展培训。(1)集中培训。(2)进校培训。(3)学校培训。
(4)教师自主平台学习(培训机构提供平台,经培训后,教师根据个人选取的微能力点选取专门的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5.实践。将微能力点与课堂教学融合,逐步制作自己的作品。
6.提交作品。制作好个人作品后,按要求提交(上传)。
7.测评。由县级培训团队按要求对教师提交的作品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上报。
8.应用。将学到的微能力应用于教学教研中去。
9.整校推进,对标开展。
10.整理档案。
11.考核评估。
(尽量不用IE浏览器,建议用360等其他浏览器,否则有可能无法打开)
第一步:电脑登录(用户名、密码登录)首次登录请按照下发的用户帐号及密码,之后可以用手机号登录。
第二步:完善个人信息
(如果用户信息有变动,可以直接在个人信息处修改)
第三步:选择个人能力点(必须操作)根本本县本镇所选择的微能力点,选择至少三个以上的微能力点(勾选)
(1)能力点的选择
(2)
(3)确认能力点——提交
*完成能力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能力点学习了
第四步:上传教师个人研修规划(必须操作)
在学校发布活动之后(一般由师训专干或教导处发布),根据学校信息2.0规则中的活动发布后,各教师才可以上传个人研修规划。并注意
平台操作介绍
(1)课程学习
(2)微能力点测评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