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对教师而言更是如此,我们要静下心来做学问,研究课标、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智慧教育微课交流,旨在通过微课交流的形式,探讨老师当下遇到的热点问题。在互动中,碰撞思想,分享智慧,激发灵感。
在前两期活动中,我们邀请到李伟老师和来晓梅老师分别就“低段拼音学习”及“美好教室创建”进行交流。
玩转“拼音学习”
拼音学习应该“玩儿”起来。然而,“玩转拼音”的前提是教师能够深刻把握拼音学习的目标:哪些要求会读、哪些要求会拼读、哪些需要会抄写、而哪些又需要学生能够自己拼写。那么,如何玩转拼音呢?李老师强调课文中的儿歌一定要充分利用,通过让学生圈画儿歌中学过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引起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意识注意。李老师指出拼音学习需要多种学习方式并用,儿童的游戏化精神在教学设计要有所体现。
在拼读规则上,李老师亲身示范声母和韵母的发音特点和发音技巧,李老师提出在指导学生认识声调时,可以通过带手势、利用汉字、课堂练习拼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拼音教学中一定要合理运用插图,图形能够建立拼音字和音之间的关联。李老师认为拼音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化的情境,更为重要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过程。创造让孩子对学习有所期待的课堂,也是老师们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创建一间美好的教室
“我希望我的教室成为什么样的地方?”
来老师首先向大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随后,她娓娓道来,“在一年级包班的时候,我希望我的教室是‘美好的聚会场所,更是好习惯生长的地方’。”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目标,来老师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关键信息:第一,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一年级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建立“程序”显得尤为重要。来老师举例说明了“早间程序、午间程序、课前程序、写字程序”等一系列具体操作方法,并将程序确定的方法、程序管理和评价等附属问题一一进行解答。第二,激励的重要作用。在来老师看来,激励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可激励。来老师还讲述了“棒棒锤”和“谁带小美回家”的故事,给了老师们很多启示。对低段孩子来说,具体形象、有趣好玩儿的评价更合适。第三,良性家校沟通的关键作用。教师与家长是同盟的关系,积极沟通,重视家长的学习,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微课交流中,老师们不断碰撞着思想,也激发了很多的教育灵感。而李伟老师、来晓梅老师更是生动地诠释了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8个字的真谛。
而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文/王文娟 图/一年级级部)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