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上海外国语大学牵头)新增加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研室(专业)为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
至此,信管虚拟教研室已有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家成员单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4家合作支持单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牵头,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济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宁波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深圳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州软件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青岛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宁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南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广州华商学院、青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信管专业联合开展建设,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智慧树网(上海卓越睿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NAIS(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旨在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打造信管专业建设虚拟社区联盟。
本虚拟教研室尝试以“机器智能+认知智能”前沿科技培养理念为特色,通过学术、教师、项目、技术等资源流动,形成国内信管专业教研室顶层引领、实验室协同育人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信管专业教研室、实验室“一虚一实”双平台建设,汇聚优质资源、延展教学空间,发挥辐射、联动效应,实现跨时空、跨领域合作共享;推动专业、课程、教师、教学、机制等的改革与转型,形成激发动力、协作共享、共育人才的新育人模式。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
1. 历史沿革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立于2001年,至今培养了17届本科毕业生。2011年获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与青软科技集团开展校企合作,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移动开发)方向;2015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与山东智博科技开展校企合作,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互联网营销)方向。
2. 专业定位及特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移动开发)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培养服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精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互联网营销)方向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意的新媒体营销专业人才为目标,具备互联网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思维,能够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3. 专业建设举措
(1)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目标,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和竞争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别与青软科技集团和山东智博实现了合作办学。
(2)构建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构建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以学校专职教师讲授为主,企业教师讲授实训课程为辅,完成通识类和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学生部分核心课程由学院和企业实训双方共同授课,学生在三年内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全仿真环境实训,取得毕业实习机会的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3)采用SwimmingPool模式实施实践教学
在本专业学生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能力给出难易程度不同的三类项目,下发所需相关资料(任务描述、工具类库、指引思路文档、视频讲解),每天设置不同的项目任务及提交时间,借助在线平台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通过压力及吸引力双系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图1 swimming pool实训模式
4. 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以上举措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涌现出一批在百度、字节跳动等知名企业从事研发或互联网营销、薪资丰厚的优秀毕业生,在根植济南、青岛本土公司的基础上,出现了逐渐向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集中的城市转移的趋势;考研和考取公务员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