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宓家峰 潘玉

通讯员 张潇潇

我市教育成果再获国家级肯定。

8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我市汇英幼儿园教师韩冰川榜上有名。此次全国共有12人获得荣誉,韩冰川是我省唯一一位入选者,是全国唯一的幼师代表,这也是山东时隔多年再获此项殊荣。

全国12人获殊荣

为何韩冰川能够入选?

韩冰川扎根学前教育32年,用爱心和专业践行对教育的不懈追求。她坚信“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引领老师们做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的孩子。她倡导生活教育,开启自主游戏研究,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多元化发展。她重视儿童阅读,发起了“书香宝贝行动计划”,带动5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发起“花婆婆行动”,为20多个乡村幼儿园建起绘本馆,让2600余名山区孩子爱上阅读。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宋庆龄幼儿教育奖、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谓有金石姿,良工心磨砺。

此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的获得,既是对韩冰川个人的表彰,更是对淄博教师培养路径和成果的肯定。

放眼全市,韩冰川不是个例。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与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合作,逐步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省市级‘三名’工作室+未来教育家”的人才雁阵,成果斐然。

在近期国家教学名师评比中,山东省共入围8人,我市以绝对优势实现历史性突破,4人上榜,占据了全省“半壁江山”,被省教育厅誉为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55名老师入围最新一批“三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入选人数和入选率继续稳居全省前列,保持“第一方阵”。1名教师获得“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1名教师获得“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5个团队入选第三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山东省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中,我市一等奖获奖率与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双第一”。14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等次与获奖率居全省第一,获奖成果数量为历史最高。

名师璀璨

背后的“秘笈”是什么?

教师队伍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近年来,我市通过教师职称分级聘任、教研员任期制等系列改革撬动教育队伍管理变革。

充分发挥校长队伍“引领力”——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精气神。针对原先学校普遍存在的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活力不足的情况,全市大胆遴选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才充实学校干部队伍。近三年,共调整充实市属学校校长(副校长)50余人、中层干部200余人,实现校长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形成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切实提高教师队伍“软实力”——全市深化“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中小学教师分级聘任改革,13230名教师晋升岗位等级,1483名教师降低岗位等级,全面激活教育队伍的活力。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程”,遴选262名高中优秀教师开展联合培养,选派市局机关、高中学校管理干部和高中段教研员190余人赴珠海跟岗学习,加快壮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头雁方阵”。

系统升级教研员队伍“竞争力”——实施教研员“任期制”改革,在全国首创专兼职教研员配备机制,遴选131名优秀一线教师充实专兼职教研员梯队,突破教研员终身制,健全“优进优出、能上能下”人才使用办法,教研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全面激发。建立“1支专兼职教研员队伍组织引领、1批学科基地校示范带动、N个联系校学科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1+1+N”学科发展共同体,教研员队伍深入基层学校、教学一线,会同一线教师共同协商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实现先进教育理论与一线操作实践紧密衔接,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的“火车头”牵引带动作用。

优秀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有了奋力进取的教师团队,才能让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正是有了一群“韩冰川”式的教师,我市高考质量方能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全国高校输送优质人才。五育融合亮点纷呈,我市被认定为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获得省中小学思政课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16个,居全省第二位。八次夺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团体总分第一名。以高出第二名259分的绝对优势夺取省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实现“九连冠”。荣获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50个,获奖率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发布《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独创体现我市特色的“一课三单”劳动教育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基础教育层面劳动教育的“全学段全环节全链条”整体推进……一个个傲人的奖项和成绩,是老师们用辛勤的汗水绘制出来的。

频频出圈

淄博基础教育秘诀何在?

除了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这样的重量级荣誉,我市教育近年来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大主题会议上频频亮相,受到全国关注。

2022年5月11日,我市在全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推出全环境育人的“淄博样本”。

2023年2月10日,我市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主动担当,聚力攻坚,全力打造乡村教育振兴“淄博样板”》的经验介绍。

2023年6月29日至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率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来我市调研,如此高规格的调研在我市教育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2023年8月18日,“2023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在大会论坛作《积极构建全环境、全要素的数字教育发展新生态》典型交流发言,分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淄博方案”。

…………

一项项“淄博样本”“淄博样板”“淄博方案”“淄博模式”是跬步千里、厚积薄发的结果。如果说我市爆火的原因是“人好物美心齐”,那么教育出圈的秘诀就是“用心用情用力”。

“用心”抓改革,让政策“落地”——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出台《淄博市中考招生制度优化调整方案》,采取优化中考科目、调整普通高中招生办法等举措,提升中考指挥棒的育人效能,大幅度地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

“用情”办实事,让幸福“加码”——学前教育在全省率先推行“幼随长”入园方式,更好满足多孩家庭子女“同时同园”需求。今年,全市落实幼儿入园“一网通办”,进一步实现服务事项线上办、就近办、快捷办。

全市义务段学校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将放学后教育“空档期”,提升为学生综合能力“成长期”,惠及学生38万余人。

织牢织密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淄博教育各项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全市共更换中小学新型护眼灯教室10099间、可调节课桌椅29.82万套,428所学校使用防近视作业本,在全省率先提前一年完成学生用眼环境改善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每生每天增加3元午餐补贴。运行“点对点”定制公交线路61条。年均为15.25万余名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落实助学金1.6亿元,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学生资助信息化典型案例的地市级城市。

“用力”提标准,让质量“跃升”——2020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71所,新投用公办幼儿园98处,建成教育集团82个,打造集团化办学典范11个,培育出一大批人民满意、社会放心的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共用。

实施普通高中强科提质、强校扩优行动,遴选26个学科基地、12个培育基地重点建设,5所高中成功入选省级学科基地,2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特色高中。

投入3.48亿元,全面建成国内最先进的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实现了城乡师生“隔空交流、同屏展示、同师授课”,成为乡村学校孩子解锁名师课堂的“金钥匙”。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