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中医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 编 导 读
脂肪肝大家都不陌生,如果是长在鹅的身上,也许被认为是美味,但如果长在自己身上,可就值得担心了。而且,脂肪肝并不一定只有体重超标的人才有,许多看起来很苗条的人也同样“中招”。发现了脂肪肝怎么办?中医这7个办法或许能帮你解决一二。
脂肪肝病名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未见记载,其临床症状表现以肝区不适、胁肋胀痛、倦怠乏力、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舌质暗紫有瘀斑瘀点等为主,故可归属于“胁痛”“肥气”“痰饮”“积聚”“黄疸”等范畴。
在病因病机方面,古代医家多提示本病的形成与食滞、瘀血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肝、脾。在9种体质中,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和气郁质最易发生脂肪肝。
一、生活调摄
1.起居调摄
睡眠充足很重要,不同程度的失眠会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充足的睡眠能减少体力的消耗。另外,长时间卧床休息还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氧气及营养,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康复。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晚饭宜吃得清淡,切勿吃得过饱。不要在晚上睡觉前饮浓茶、咖啡或刺激性饮料。需要注意的是,过长时间的睡眠反而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轻度脂肪肝患者应将每天的睡眠时间控制在8个小时左右。
2.心理指导
对脂肪肝患者,要明确讲解发病的机理,让患者减轻思想压力,端正心态,乐观面对。同时,要定期复查,并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予以高度重视。坚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酗酒,加强身体锻炼,持之以恒,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饮食调摄
1.饮食有节,少食多餐,饮食结构合理,选择软、烂、清淡营养的食物,少吃辛辣、过甜及刺激性的食物。采用煮、炖、烩等方式,减少煎、炒、炸等烹调方式。
2.郁怒伤悲时,不宜立即进食。
3.中医饮食调护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性、体质、用药等具体情况,遵循辨证施食的原则。
三、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不宜操之过急,其中老年人应选择一些缓和、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根据身体素质适当选择如慢跑、游泳、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及球类运动等。
进行有氧运动宜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地方,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次运动应坚持40分钟以上。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强,以脏腑功能得到锻炼、适当出汗为宜。运动时间可选择下午14~16时阳气极胜之时,但运动时不宜出汗过多、过急,尤其是秋冬季见汗即可。
四、腧穴按摩
【取穴】足三里、中脘、气海、天枢等。
【操作方法】取卧位或坐位,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末节指腹按压于穴位处,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揉动,手法由轻到重逐渐用力,以患者感到酸麻沉胀为宜。每穴按揉3~5分钟,注意操作时手法应均匀柔和持久,勿用暴力。
五、耳穴按压
【取穴】肝、脾、胃、内分泌、三焦、交感。
【操作方法】用棉签消毒所选穴位及周围皮肤,晾干后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于胶布中间,用镊子置于所选穴位之上,用指腹按压在选择穴区找敏感点,按压后得气(酸麻重胀感)即可。每天按压2~3次,每次3~5分钟。
六、痧疗
【取穴】肝俞、胃俞、脾俞、大椎、期门、章门、三阴交、足三里。
【操作方法】①用鍉圆针痧疗器自背部肝俞、脾俞、胃俞沿着双侧膀胱经及两侧肝经期门、章门进行疏经通络理筋。②其他穴位,采用局部点按、刮拭各10~30次。
上述操作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有酸胀舒适感为度。
七、中药足浴
【基础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柴胡。
【辨证加减】痰浊型加荷叶、泽泻、山楂、川木瓜;气滞血瘀加青皮、陈皮、焦山楂、薄荷。
【操作方法】将药加水煮沸,连渣带水倒入盆中,每晚临睡前泡脚,水量以完全浸没双足为准,先熏后洗。熏洗时水温以70℃为宜,10分钟左右,足浴时以45~50℃为宜,防止烫伤。足浴治疗前及治疗中饮温水200~500mL,防止足浴时出汗使体内水分丢失。治疗中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治疗结束后,用清洁干毛巾擦干双足,以免当风受凉。
在亚健康和慢性病日益高发的现代社会,如何对健康进行长期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是保持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关键。而当中医调治慢性病的优势与现代管理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将为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 中医健康管理 》
(点击封面,立即购买好书)
本书首次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技能操作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验证,针对亚健康和9种常见慢病创立了经过多年临床检验的88种中医调养方法,内容翔实,极具实用性。本书为南北两位中医健康管理专家强强联手编著,历时十余年研究实践与潜心打磨,并由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先生担任主任并提写书名,国医大师李佃贵题词推荐。
▼
往期精彩回顾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您的转发、点赞和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版
权
声
明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