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庐·苫壤·苫条·苫席/苫盖·苫住 苫1.shān。名词:1)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尔雅》:“白盖谓之苫。”如:廉苫、茅苫、草苫、苫布、苫茨(茅草盖的屋顶)、苫盖、苫褐(草衣)、苫剑、苫蓑(茅草所编用以遮雨的覆盖物)、苫宇(草庐)、草苫子、寝苫枕草、寝苫枕干、寝苫枕戈、寝苫枕块、寝苫枕土、卧苫枕块。2)古代居丧时,孝子睡的草垫子。〔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七年》:“寝苫枕草。”如:苫条(毡条)、苫块(“寝苫枕块”的略语)、苫席(用麦杆或茅草编的粗席。常垫于褥下或用于居丧)、苫庐(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苫壤(苫席与土块。指居亲丧中)。3)姓。姬姓(黄帝后裔)周公姬旦的鲁国公族后裔“鲁季氏”,其后裔有苫姓。《通志·二八四·以名为氏》载:“鲁大夫苫夷之后。”《千家姓》云:“鲁公族。”《左传》云:“鲁季氏家臣苫夷。”一世祖苫开基,二世祖苫继业,三世祖苫蔚通3兄弟。今山西娄烦、广西合浦有此姓分布。(2)回族中的陕姓,由苫姓改变而来。4)国名。《新唐书》西域传:“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唐〕杜环《经行记》苫国“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故地在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5)地名。山东省的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有苇苫社区,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有苫山新村。
2.shàn。动词。1)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苫,盖也。”(1)编茅盖屋。〔宋〕陆游《幽居岁莫》:“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2)冀鲁豫皖陕交界一带指用席、布等遮盖东西。〔清〕《聊斋志异·狼三则》:“要下雨了,快把麦子苫上。”组词如:被(pī)苫蒙荆(受尽艰难,吃尽苦头)、铺眉苫眼(装模作样)、苫蔽、苫盖、苫住。2)地名。武汉市洪山区有苫风咀(shàn fēng jǔ)。
误例:
①“被苫蒙荆”误注:
“被苫蒙荆”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吾祖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显然是动词。其“被”音“pī”。可是,360问答(2015年12月18日)、360搜索(2023年12月13日)、查字典(2024年2月3日)、成语大全(2023年12月13日)、语文迷(2022年8月17日)、乐乐课堂(2019年12月30日)、天奇教育(2022年7月19日)、职场指南网(2021年4月5日)、瑞文网(2018年11月13日),将“被苫蒙荆”误注为“bèi shān méng jīng”。
② “铺眉苫眼”误注:
汉典(2024年1月25日)、汉语词典(2023年8月19日)、查字典(2023年12月14日)、成语大全·911查询(2024年1月30日),将“铺眉苫眼”误注为“pū méi shān yǎn”。
③以“伊秀经验”(2021年8月23日)等,将“苫蔽”,误注为“shān bì”。
④汉辞网(2024年3月26日)等,将“苫盖”误注为“shān gài”。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