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问好!“粲”这个字感觉挺有韵味的呢。我又如约来和你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本篇笔记,写的是“粲”字,跟着笔记一起来学它。
(粲·小篆)
读音
“粲”字的读音为càn,与“灿”字的读音相同。在《正韵》中,对“粲”字的注音是“仓旱切”,音同“灿”。这个字通常用来形容光彩照人或者笑容灿烂。
现在,不妨试着在键盘上敲出它的拼音,找到这个字,通过实践加深记忆,这样学习效果更佳哦。”
造字本义
粲,由“米”和“粲”的声旁组成的。“米”字,大家都知道,代表粮食,而“粲”的声旁,就是它发音的关键了。在古代,人们吃饭时,看到那白花花、热气腾腾的米饭,心里那个美啊,于是就用这个字来形容那米饭的明亮和耀眼。
一看就知道这字和米饭有关,而且是那种特别白、特别亮的米饭。想想看,那一碗碗刚出锅的米饭,是不是让人一看就心情大好?
在篆书时期,“粲”字是由“餐”的本字和“米”组成的,表示的是煮熟了的白花花的米饭。后来,隶书时期,楷书把篆文字形中的“餐”简化了,把“米”也写得更简洁。而且,当“粲”字引申成形容词后,古人还特意加上了“火”字旁,造出了“燦”字,来强调那种光亮耀眼的感觉。
说文解字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对这个字的解释是:“稻重一䄷,为粟二十斗,为米十斗,曰毇;为米六斗太半斗,曰粲。从米声。”
这段话的意思是,稻谷经过加工,如果得到二十斗粟,或者十斗米,这叫做“毇”;如果得到六斗半的米,这叫做“粲”。这里的“䄷”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而“斗”也是容量单位,但比“䄷”要大。“粲”字的构成是从“米”部首,取“”(一种古代的舂米工具)作为声旁。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个字:
“稻重一䄷,为粟二十斗,见禾部。为米十斗。曰毇。此当有夺文。当以为米十斗句绝。下云为米九斗曰毇,稻粟二十斗为米十斗者,九章算术所谓稻率六十糲米率三十也。稻粟二十斗为米十斗,今目验犹然,其米甚粗,不得曰毇明矣。为米九斗曰毇者,下文云米一斛舂为九斗曰毇是也。毇即粺。禾黍言粺,稻言毇。稻米九斗而舂为八斗则亦曰糳,八斗而舂为六斗大半斗则曰粲,犹之禾黍糳米为七斗则曰侍御也。禾黍米至于侍御,稻米至于粲,皆精之至矣。不言亦曰糲不言为米八斗亦曰糳者,名各有所系,欲读者参伍而得之。为米六斗大半斗曰粲。谓以八斗舂为六斗大半斗也。以今目验言之,稻米十斗舂之为六斗大半斗,精无过此者矣。汉法有鬼薪、白粲。白粲谓舂也,粲米最白,故为鲜好之称。谷梁:粲然皆笑。谓见齿也。郑风传曰:粲,餐也。此谓粲为餐之假借也。从米。声。舂之义亦与相近。仓案切。十四部。”
段玉裁的注解是对许慎原文的补充和解释。他首先指出原文中可能存在的文本错误,然后详细解释了“毇”和“粲”的区别,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米的不同精制程度。
他提到,如果稻米经过舂磨,最终得到的是六斗半的米,这种米非常精细,被称为“粲”。此外,段玉裁还提到了“白粲”,这是指经过精心舂磨,米粒非常白净,因此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最后,他还提到了“粲”字的其他含义,比如笑的样子,以及作为姓氏的用法。
总的来说,“粲”这个字在《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中主要指的是经过精细加工的米,同时也有明亮、美好的含义,还可以表示笑的样子。在古代,这个字还与法律有关,如“白粲”指的是一种刑罚。此外,“粲”还可以作为姓氏使用。
康熙字典
在《康熙字典》中,对于“粲”字的解释相当丰富且深入,它不仅涉及了“粲”的基本含义,还通过引用古籍和前人注释,展现了该字在多个层面的用法和意蕴。
《康熙字典》中提及“粲”字的基本含义之一是上等白米,即经过精细加工的优质米。这一解释源于古代对粮食加工精细程度的区分,显示出“粲”字最初与粮食生产、尤其是米粮加工的紧密联系。此外,还引用了《说文解字》的说法,进一步解释了稻米加工成不同等级米的过程,其中“粲”代表了最高等级的精细米。
除了作为粮食的名称,“粲”在《康熙字典》中还被用来形容一种鲜明的状态或外观。它可以形容衣物、景色等事物色彩鲜明、光鲜亮丽,如“粲粲衣服”便是指衣物色彩鲜亮的样子。这种用法体现了“粲”字在视觉形象描述上的生动性。
“粲”还有笑的意思,尤其是露齿而笑的状态。如《谷梁传》中的“军人皆粲然而笑”,便描绘了军人因喜悦而露齿大笑的情景。这种用法将“粲”与人的情感表达相结合,赋予了它更丰富的情感色彩。
在《康熙字典》中,“粲”还被引申为光明、明亮的意思。这种用法在《汉书》等古籍中有所体现,如形容骨肉之亲关系明朗、不疏远时便用到了“粲”字。这一解释进一步拓展了“粲”字的适用范围,使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描述,而是能够深入到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等更为复杂的层面。
含义用法
来看下粲字的如今的含义和用法。
"粲",作为形容词,"粲"表示鲜明、明亮的样子。就像《广雅》里说的,"粲,文也",可以理解为光彩照人,亮丽夺目。想象一下,夜空中最亮的星,或者节日里绚烂的烟火,都能用"粲"来形容。
"粲"还有美丽的意思。比如《诗经》里提到的"粲花",就是形容言谈生动优美,如同百花盛开,绚丽多彩。
"粲"还能表示笑的样子,尤其是露齿而笑,笑得很灿烂的那种。《谷梁传》里就有"军人粲然皆笑",描绘的是士兵们笑得开心,露出牙齿的场面。
作为名词,"粲"在古代指的是上等的白米,也就是经过精心加工的优质大米。《说文解字》里说,"稻米九斗而舂为八斗,……则曰粲",意味着经过多次舂磨,米变得非常精细,这在当时可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哦。
"粲"在古籍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比如在《诗经》中,"三英粲兮",这里的"粲"可以理解为众多的意思,用来形容一群人或者事物的丰富多样。
"粲"还能用作姓氏,虽然比较少见,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结束
本篇关于汉字“粲”的笔记,简单写到这里,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感谢告知,下篇笔记见。另外,如你有哪些字存在疑惑,也可以告知,咱们一起研究它!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