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梦想过穿越,想到过去的人,肯定比想到未来的人多。因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过去,却因为有很多的历史记载,给人一种“我能搞定”的错觉。

很多人特别想利用这种错觉干点大事,比如,帮纣王干沉西边呀,跟孔子四处溜达呀,逼老子多写本书呀,拦着扶苏别自杀呀,让司马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给讨饭的朱元璋来碗白菜汤呀……可是,骚年,你……想……多……了……

除了跟着朱元璋讨饭这事估计门槛比较低以外,即便如此,也得能整两段凤阳花鼓,胸口碎大石啥的。其他所有的事,你都干不了。因为,你根本够不上跟那些人说话的资格。

你会说,外行了吧?读过穿越小说么?我直接穿回去,就是贵族身份,资格是自动获得的。

图样图森破!即便你是今天的史学博士,穿越回去,照样是个假贵族。因为,古代的小学,信息量都是很吓人的啊!今天,各类穿越宝典盛行,但这些只注重历史知识的宝典,都缺了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古代贵族,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

刘字的组词有哪些不算名字_刘字组词大全200个_刘字组词

亲,醒了吧!咱们先把穿越的事情放一放,聊聊古代贵族的教育。古代贵族的教育大概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种,居然没有中学,哈哈,是的。所以各位也别害怕,古代的教育,反而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千万,别被那些专业名字整懵了。

之前聊过,大学就是大人的学问,小学自然就是小人的学问,别误会,这里的小人可不是君子和小人的那个小人。大学,无非经史子集,姑且不说,聊聊小学先。

古代小学和21世纪的小学一样,都以识字为主,学习的基本套路也和现在差不多,只是方法上和现在有些区别,识字的基础学问更加系统化罢了。

就这样,读书以识字为先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咱们民间,特别是老人,见到小孩子总会问:“你认识多少字了?”小朋友们在学校里,也都是日复一日的,抄写、默写、组词,遣词造句,标注拼音,生字记录本,翻阅字典。这些都是读书的基本功。

测测,你能认识几个字?

开聊前,咱们先做个小测验,我们常用的字典差不多13500字。下面,共有100个字,是用机会法从一本字典中抽出来的,这100字中的每一个字,都代表着135个字。全都认识,就说明你能认识13500字。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字的读音、意思都能熟练掌握,能够解释清楚,就说明你认识了这个字。一共认识几个,乘以135,就是你的识字量。(比方,一个字,只知道读音,不知道意思。或者,只知道意思,不知道读音。这样,只能算是认识半个字)

举个例子,一个小朋友,认识32个字,那么,32*135=4320字,掌握了4000多汉字,就能阅读普通的书报了。如果这32个字中,都是认识半个字。好吧,那就是2000多个字,就需要加油了。

下面,就是测试用的100个字,各位可以试试看:

花、和、叩、切、全、居、奔、科、直、台、腓、职、谨、异、璧、纲、纣、猖、密、岛、邦、朵、侨、俱、俞、助、协、噜、汁、陭、喋、枯、狂、疆、桔、瘦、羹、蚤、药、荫、轴、辩、鲤、策、窝、放、消、漕、时、朏、蒸、滥、旗、遥、亄、郯、蘸、錤、坺、增、挂、扦、憍、怍、揞、桀、樗、栊、殳、撬、泐、磟、莋、赚、饳、裖、閕、灵、缰、簸、蛊、箷、瘰、湱、猿、焰、矍、葰、踅、鴂、眺、訾、獾、鎝、黳、馯、髌、鷵、龤、韽。

识字量不够2000的童鞋们,就要长点心吧,人民日报都看不懂。哈哈。小学都没有毕业,就着急去读书,还是回炉重造吧。有人会问,现在中国有多少字呢?答案是,很多很多字,且容细细道来。

从汉朝许慎写了《说文解字》,历朝历代都在不停的造啊造,魏《广雅》18150字,梁《玉篇》22726字,明《字汇》33179字,清《康熙字典》42174字,一直到共和国的《汉语大字典》56000字。

我了个神啊,要认识这么多字吗?答案,是没有必要。

算过一笔账,这五万字,一个人一天认识10个字,不分晴雨、不论节假,一年365天,要15年才能学完,前提是,还得记得住啊。这里有很多字都是死字,十年八年不碰到一次,还是哪儿凉快就去哪儿待着吧。所以,平时掌握5500以上就够用了。

即便是5500字,也不能死记硬背,要找到中间的联系,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样才会记忆的牢固,从而具备一定的识字量。这就是学习小学,学习古代人小学的目的所在。

绕不开的许慎

有人问,为啥总是提到许慎这个人,他是弄啥类?《后汉书—儒林传》有短文记述他的生平,大概意思说,许慎是河南老乡,古文经学大师(古经文和今经文之争,搞了上千年,这里不细说了),从小性情纯笃,博学多闻,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为了后人能读懂书,编写了《说文解字》这本书,第一次总结了汉字的部首,统领所有的汉字,俗说为汉字立法。

刘字的组词有哪些不算名字_刘字组词大全200个_刘字组词

许慎如果活在现在,绝对是巨擘一枚,举世无双,如果他自称天下第二,绝对无人敢称天下第一,不知道比现在的大学教授高多少倍。许慎年轻的时候,拜到贾逵门下,这个贾逵也是不得了,是贾谊的后人。

贾谊也是个牛人,20岁不到就写了《过秦论》,21岁就给汉文帝当文胆,出谋划策,可谓是少年得志。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你太有才啦”,遭人嫉妒,本来跟文帝一对好基友,没多久,也被活生生拆散,后来被排挤出局,一直想不开,终于在33岁郁郁而卒。

有关许老夫子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释字义得罪权贵》、《天降仙妻》、《佯死著书惠泽万代》、《知县拜祭许夫子》这样的标题党,坊间也是广为流传。当然,许老也不是书呆子,《说文》中就没有收录刘字,天子姓氏,他还是知道要避讳的。

许老的名号,古代人人皆知,跟现在的香港四大天王的知名度差不多。古代的官员更是对其尤为敬重,尊称夫子,到庙里要磕头作揖的。不像现在的一些人,颟顸无知,戾气加身,想干啥干啥,不知天高地厚。话说回来,也不能怪他们,只能怪语文没有学好。

古代小学那些事

古代小学(国学的小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六书之文(什么是六书?稍后再聊)。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以六书”。这里讲的是,古代的贵族子弟,八岁进入小学学习,老师教他们六书,继而进入了学问的殿堂。

刘字的组词有哪些不算名字_刘字组词_刘字组词大全200个

其实最早的商周小学,并不是仅仅包含文字音韵训诂,文字的六书只是小学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另外还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如果不好理解的话,可以这样解释,除了学习语文、德育、体育、数学、历史、地理、政治、音乐、手工以外,还专门学习文字,这和今天差不多,古人也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到了汉代以后,才把专门教授文字称为小学。换言之,我们今天讨论的小学,是小小学的概念。是除了现在学校普及的课程之外的文字课,因此我们把小学(国学小学)称为字课,貌似更加通俗易懂。

专讲汉字的小学(字课),开始的时候还好,课程也不复杂。随着文字字形、字音的变化,小学的队伍队伍也逐渐壮大。好比Q,Q还叫O,I,C,Q的时候,瘦且小,也就只能网恋聊天。谁会知道,时至今日,生了一窝企鹅,比马拉加斯加的还多。

汉代的班固为小学(字课)列了十家教课书,分别是史籀十五篇、八体六技、仓颉一篇、凡将一篇、急就一篇、元尚一篇、训纂一篇、别字十三篇、仓颉传一篇、杨雄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训纂一篇、杜林仓颉故一篇(听听就行了)。

这样子,小学算是正式开张,之后凡是跟说文、音韵有关的书,统统列入小学。各位不要小看小学了,各类书籍多了去了。所以说,小学不小,大学不大。

咱们跨度大一些,唐宋明的事就不聊了。到了清代,大家都知道,编修了《四库全书》,这个时候,才开始正式提出,文字之属、音韵之属和训诂之属。所以说,清以后小学的范围,开始分为字形、字音、字义三种。

那么为什么要通小学?当然是为了读书,为了读更多的书,为了读更多的古书,就必须要掌握更多汉字,就必须要系统的学习汉字。

小学从西周的萌芽,到了西汉逐渐成熟。西汉年代“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意思是说,想考上公务员,起码要掌握9千汉字,不论是玩泥巴的孩童,还是刀笔小吏,没有不娴习训诂,精通文字六书的。

那个年代贵族的文化水平是想当高的,掌握这么多汉字的人,不单单只有官员或者大学教授。这也就应了文章开头的玩笑,多数人穿越回去,也依然是文盲,别说贵族了,不要饭就烧高香了。不像近代以后,居然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学派,尤其是近百年来,系统的学习方法,快丢完了,好在现在国家重视了,这门学问又要重新捡起来了。

我们学习语文、学习文言文、国学,无论是读书,还是作文,汉字熟练掌握量是基础的基础,如果汉字的形声不辨,训诂无据,遑论读书,就连门也没有找到。先儒有言云:“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于文字小学者也”。这是说,文字是书籍最小的组成部分。

反过来,又曰:“训诂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我心自然之义理,乃因之以明”。这是说,每个文字明白了,文章就看懂了,文外之意同样也明白了。由此看来,可以知道小学(字课)的基础好坏,对于读书作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到这里,小学的那点事,基本给各位解释清楚了。今天说最后一个话题。

小学,从《说文》开始

古往今来,研习小学,首推《说文》,研究训诂,当推《尔雅》。除了这两本书之外,还有数十种。作为初学者,还是应当从《说文解字》开始。民国大师黄侃先生说,八部之外皆狗屁,说文就在这八部之中,说文解字读明白,书也就读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说文》系列,高文典册也是种类繁多,清代说文四大家的书,应该是首选。说文四大家之首段玉裁先生,他的《说文解字注》更是首中之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说文解字注》,经济实惠,有兴趣的可以购得一本,慢慢研读。

刘字的组词有哪些不算名字_刘字组词大全200个_刘字组词

温馨小提示下,《说文》绝对不是简单意义的字典,当然她具备字典的功能。提到字典了,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按部首顺序排列的字典,比如《说文》、《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这类字典的第一个字,通常是【一】字。另一类比较常见,用ABC26个英文字母排列的字典,比如《新华字典》,通常第一个字是【阿】。

刚才说的是大人可以直接学习段先生的书籍,如果是孩子们呢,特别是小学生该如何学习说文?之前的文章说了,说文解字9353个汉字,由540个部首统领。

说文这540个部首,自古以来都是研习说文的必由之路。不要小看540个部首,这些部件直接构成了组合汉字的基本规律。与其说是部首,不如说是最初的汉字,我们称为初文。

既然540部首也是汉字,自然具备了汉字形、音、义的特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说文的时候,要从540部首的形音义入手,熟练掌握之后,对于学习更多汉字,必是事半功倍。

说到这,其实想说,不论大人还是孩子,《说文》这门课程对多数人都是比较陌生的。多数70、80、90后小时候没有学过,现在的00、10后还没有学。哈哈。所以,大人和孩子的学习方法大同小异,程度上,大人也比小孩强不到哪里。真学起来,甚至没有小朋友的记性好,也没有小朋友学的快。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