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典故

秦朝疆域地图(一)

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典故

秦朝地图(二)

秦朝历史歌谣 老尹

嬴政出生在邯郸,父亲异人母赵姬。

异人赵国作人质,赵姬曾妾吕不韦。

长平之战赵未亡,保卫邯郸赵凯旋。

生逢绝境艰难日,千古悬疑生父案。

不韦卫国一商人,融合百说成杂家。

奇货可居视异人,功成秦国为相国。

秦灭六国终战国,统一王朝自秦生。

大秦短暂十四载,功是功来过是过。

先秦诸侯是分封,秦朝一统置郡县。

中央政权设机构,三公九卿理朝政。

蒙家三代扩边疆,收复河套连长城。

欲稳江山多政举,统一货币度量衡。

大篆小篆与隶书,书同文来车同轨。

官方大篆简化小,民间流通是隶文。

秦律从严多酷刑,法家下令慑苍生。

担心儒生论古今,焚书坑儒是暴政。

暴政频发天下反,鱼肚藏书陈胜王。

鸿鹄壮志终未成,苍头余部投项梁。

项羽钜鹿扫秦军,破釜沉舟败章邯。BC207

刘邦率军占咸阳,恭迎项羽楚霸王。

霸王分封十八路,一统大秦归诸侯。

诸侯分封利难均,天下烽烟又纷纷。

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

秦始皇兵马俑

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

西安曲江秦二世胡亥皇帝陵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视频:大秦帝国向东来,秦国的发展路线与历代君王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是晚唐诗人章碣所创作的《焚书坑》,表达了诗人对秦朝灭亡的思考。章碣去世后第二年,907年,唐朝灭亡,所以,本诗中应该也含有诗人对曾经强盛百年的大唐王朝即将灭亡的感叹。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朝仅仅存在了十四年。但为了这大秦一统十四年,共有近四十余位秦王走过了近700年的艰辛历程。

在夏商周三朝历史分享中,我主要按国别体的方式讲了三朝的兴亡事件与一些经典诗文与故事。从秦朝开始,我将以编年体的形式,按时间顺序、以及中原王朝主要帝王顺序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以及各朝代的相关诗词歌赋、科技文化等重大事件。

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典故

秦陵

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

秦铜车马

秦朝源于秦国,大秦帝国向东来!

现在多数历史书籍认为秦非子是秦国的开国君主,秦非子是商朝名将蜚廉的后裔。公元前905年,西周孝王时期,秦非子因为率领族人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而被周孝王赐封为诸侯待遇,算是附庸国吧,从此开始了秦国近七百年的向东发展历程。

从公元前905年左右至公元前207年的近七百年中,秦国经过近四十位君主的努力,实现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开创了中华一统的中央集权时代。我将秦国历史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905年到公元前770年:

这一阶段是秦国的成长阶段,由甘肃进军陕西宝鸡,入主关中地区西部。主要国君包括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与秦襄公等六位。

秦都变迁路线:

甘肃陇南礼县、天水清水县(秦亭遗址)、宝鸡陇县(汧邑)与陈仓(平阳)等。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在位第七个年头,周幽王被杀,秦襄公护送周平王姬宜臼东到洛阳有功,被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有了向东发展,与东方诸侯争夺天下的政治底气。所以,按照周天子的封赐,东西周朝分界点作为依据,我将BC905年-BC770年定为秦国发展第一阶段。

在这里需要提示的是,甘肃礼县大堡山、天水清水县秦亭、陕西宝鸡陈仓等地的考古发现已充分证明了几地为秦国故都的史实。

第二阶段:公元前770年-公元前383年

这一阶段是秦国的壮大阶段,继续向东扩展。这一阶段,秦国先后经过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秦武公、秦德公、秦穆公、秦景公、秦厉公、秦简公、秦献公等约24位国君的传承,秦国在陕西三秦大地站稳脚根。其中秦文公在位约50年,秦穆公在位38年,都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君主。

秦都变迁:

公元前677年左右,秦德公迁都雍城,即今天的宝鸡市凤翔区,先后有19位秦王在这里执政,长达294年,是秦国最长时间的都城,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天西安阎良区)后,雍城凤翔一直作为秦都之一,并且是祭祀之都。一直到西汉时期,雍城都是西汉皇帝的祭祀之地,凤翔血池遗址考古工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阶段:公元前383年-公元前207年

BC383年,西安阎良区开始做为秦国都城,当时名叫栎阳。BC350年,秦孝公陆续将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这时秦国实际上是雍城、栎阳、咸阳三都并用。咸阳是三都当中的政治中心。

这一阶段,秦国共经历了秦献公、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与子婴等十王(皇帝)。

秦国在栎阳进行了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强;在咸阳实现了统一大业。并迅速走向灭亡。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视频:商鞅变法与灭巴亡蜀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变法地点是西安市阎良区,当时叫栎阳。变法内容包括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系列内容。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最有战斗力的国家。

变法期间,商鞅因为执法得罪于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嬴驷。秦惠文王的老师公子虔曾被处以劓(异音)刑,割去鼻子。

BC338年,正当壮年的秦孝公去世,惠文王即位。商鞅被指控谋反,在封地商邑(今天丹凤县)组织人马反抗,失败后被杀。尸体被拉回咸阳车裂。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鞅方升是秦孝公时期制作,堪称中国古代计量器具中的宝中之宝。方升通长18.7厘米,宽6.9厘米,深2.3厘米,容积为202.15毫升。方升上有两个时代的两组铭文,一组铭文记载了方升制造年代信息,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的相关信息;另一组信息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推动度量衡统一时的信息,即公元前221年时的信息。

2013年8月19号,“战国商鞅方升”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录。

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

上博的商鞅方升

秦灭巴亡蜀

巴国与蜀国是源于西周的两个诸侯国。巴国以重庆为核心,蜀国以成都为核心。巴蜀两国虽为近邻,但却长期敌对。

BC316年,秦惠文王年间,蜀国攻苴国与巴国,苴国与巴国向秦国求助。秦国灭派大将司马错等率兵灭了蜀国与巴国、苴国,在四川与重庆设立蜀郡与巴郡。这是唇亡齿寒、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历史翻版。

都江堰修建于秦国灭蜀之后,属于秦国水利工程。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灭周天子取九鼎

BC256年,秦昭襄王末期,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天子寄居在西周国,今天的洛阳市王城遗址区域。秦国派兵攻打西周公国,俘虏了周天子周赧王,将周赧王押送到咸阳后不久又放回洛阳。由于周赧王年龄老了,80岁左右,回去后不久去世,标志八百年周王朝结束。几年后,西周公国与东周公国相继灭亡。传说天子九鼎为秦所有,自此没了下落。

亡楚灭齐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曾提出:“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即成语合纵连横的出处。楚国是东方六国之中最有实力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BC225年,秦国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被楚国大将项燕大败。BC224年,秦国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攻楚,楚国仍派项燕为统帅,公元前223年,楚军大败,项燕自杀,楚国灭亡。项燕者,项羽的爷爷。

楚国虽然被秦国所灭,十六年后,大秦帝国却亡于西楚霸王项羽之手,留下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项羽者,项燕之孙。

一千多年以后。陆游曾在《黄金错刀》中感叹: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这里的三户指楚国的三个大家族,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大家

族。

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亡的东方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王贲率领秦军伐齐,齐王建将主力部队放在了西部防范,秦军改变策略从齐国北部进攻。齐王建投降后被迁往共地,不久被饿死,与75年前的楚怀王同一命运。

齐王建的母亲是太史敫之女君王后,曾破秦昭襄的玉连环之计;齐王建的父亲是齐襄王法章。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长平之战的爆发背景与结局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今天的焦作沁阳),这样就将当时韩国的北部领土上党郡与河南领土割断,准备攻取上党。这时的韩国已没有能力反攻秦国,韩王派人到秦国请求秦国息兵,并将上党献给秦国。

这时出现了个问题,韩国国君同意割让上党,上党守将、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冯亭将上党连同其管辖的十七县城奉献给了赵国。平阳君赵豹对当时的国君赵孝成王说,接收上党,势必引起秦国进攻,不收上党为好。而平原君赵胜认为,接收上党对赵国是极大的利好。上党与赵国领土相连,增加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然是利好。即便与秦国交战,也增加了防御战线。赵孝成王同意了平原君的观点,接收了上党。

战争过程:

BC260年年初,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音hé)进攻上党。赵国派老将廉颇抵抗,上党失陷后廉颇在长平(位于今天山西高平市)防守。战国末期的四大名将,赵国秦国各占两名,分别是廉颇、李牧、白起与王剪。此时秦强赵弱,廉颇采取防御战术,等待秦军疲惫后攻击秦军。廉颇的进攻战术也是相当有名的,但必须等待时机。可是这时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让赵王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战神廉颇,另一方面用秦国战神白起替换了王龁。赵括的母亲苦劝赵孝成王,赵括当主帅将是赵国的灾难,可是赵王最终还是用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所以才有了这年十月份的赵军惨败,几十万人被坑杀。

所以,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赵王的用人错误。当时赵国不仅有名将廉颇,战神乐毅此时也可能健在,只是年龄偏老,七八十岁的老将军。而李牧当时正值壮年,这三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可惜不被赵王重视。

最可恨的是,31年以后,赵国最后一道“长城”,名将李牧被赵王杀害。所以说对秦国统一中国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是六国的国君,是这些君主将自己拥有的忠臣良将杀完了,秦国也就轻松实现了统一大业。长平之战的教训值得每位执政者思考!

重播

播放

00:00/00:00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系列历史微视频:邯郸保卫战,秦始皇与秦朝简史

邯郸保卫战爆发背景与秦始皇的成长历程:

公元前259年初,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始皇本名嬴政,别名也叫赵政。这时的邯郸城战争硝烟弥漫。

在不久前的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几十万军队被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主力军队消亡殆尽,但赵国并没有灭亡。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赵国,秦相范雎妒忌白起功高,建议韩赵两国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同意了范雎的建议。

第二年,BC259年,赵国割地失约,秦国派大将王陵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昭襄王想派白起替换王陵,白起赌气称病推辞,被秦昭襄王赐死于咸阳杜邮。晚唐诗人汪遵曾创作咏史小诗《杜邮馆》。

杜邮馆 汪遵

杀尽降兵热血流,一心犹自逞戈矛。

功成若解求身退,岂得将军死杜邮.

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

白起雕像

秦始皇出生在了秦赵关系最为紧张时期的赵都邯郸,秦国正在准备攻打邯郸。嬴政的父亲秦异人本是秦昭襄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秦孝文王)的庶子。安国君拥有几十个儿子,秦异人不受安国君重视,被送到赵国作人质,时间应该是BC263年-BC261年之间。秦异人在赵国生活很寒酸,后因吕不韦而改变命运。

吕不韦本是在邯郸做生意的卫国富商,他认为秦异人是价值连城、奇货可居。于是吕不韦拜访异人,与其形成战略同盟。之后吕不韦大力资助秦异人,让秦异人广交赵国的上层人士,同时将自己心爱的美人赵姬送给秦异人。秦异人娶赵姬后不久,赵姬便生下儿子嬴政。所以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是赵姬在吕不韦家中怀孕后再送给秦异人做夫人的,吕不韦与同时期的李园上演了相同的移花接木的把戏。李园将小妹李嫣嫣送给春申君黄歇,在春申君家怀孕后再送给楚威烈王。秦始皇的另一个别名吕政可能就源于这个典故。不过赵政也好,吕政也罢,这些别名应该是后人给秦始皇安排的。

吕不韦在资助秦异人的同时,携带重金到咸阳游说华阳夫人。吕不韦向华阳夫人建议:夫人深得安国君的宠爱,但没有亲生儿子。万一安国君去世后,夫人必定会受到冷落。秦异人为人仁义贤明,在邯郸每日思念父亲与华阳夫人。如果夫人能够认秦异人为养子,并推荐秦异人为安国君的接班人,那么未来异人当了秦王,夫人便是秦国的太后,您将会永远享受荣华富贵!

华阳夫人高度认可吕不韦的观点,认异人为养子。秦异人改名子楚。

再说邯郸保卫战:秦军围攻邯郸两年没有成功,最后惨败。

邯郸保卫战中,赵孝成王坚持重用老将廉颇进行防御战,平原君赵胜将自家的家丁与妻妾都编入军队保家卫国,虽然赵国军队都是些“老弱病残”,但此次赵军指挥有方(廉颇统帅),军民士气高涨,誓与邯郸共存亡。同时,平原君赵胜在谋士毛遂等人的帮助下,争取到了魏国、楚国的帮助,并留下了毛遂自荐、一言九鼎等典故。公元前257年年末,赵楚魏三国在邯郸城外大败秦军,秦军伤亡十余万人,秦将郑安平率两万余人投降赵国。

邯郸保卫战是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军队主力消亡殆尽的情况下取得的重大胜利,这再一次证明了孟子观点的正确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如果长平之战时不用赵括,而是继续采用廉颇的军事战略,防御之中消耗秦军有生力量,凭借当时的赵军实力,长平之战的结局真的可能会改写。邯郸保卫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最为激烈的时期,嬴政的父亲秦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秦国。五年后,秦始皇与母亲赵姬才回到咸阳。

公元前251年年末(农历),做了56年秦王的昭襄王逝,享年75岁。嬴政的爷爷安国君做了秦王,史称秦孝文王,立华阳夫人为王后,秦异人为太子。

公元前250年冬天,秦孝文王病逝,秦异人即位,史称秦庄襄王,嬴政为太子。

公元前247年五月,秦庄襄王病逝,享年三十五岁。嬴政即位,时年不满十三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秦穆饮盗马典故_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

秦二世遗址公园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将母亲赵姬的男宠嫪毐车裂。

公元前237年,罢免吕不韦,一年后迁吕不韦于蜀地,吕不韦饮酖酒而死。

公元前230年,第一个灭韩国,设颍川郡。

公元前228年,灭赵国。

公元前225年,灭魏国。

公元前223年,灭楚国。

公元前222年,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灭齐国。

秦穆饮盗马典故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

秦铜车马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可以与三皇五帝相媲美,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所以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做了许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工作,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行政区域改革,设立郡县制;推行书同文,车同轨;推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重大改革;修建长城与水利工程等,秦始皇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秦始皇的修长城、水利工程、秦陵等巨大工程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焚书坑儒也引起了人民的恐慌与反抗,从而加速了大秦帝国的灭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赵高与李斯伪造诏书害死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让胡亥做了皇帝。赵高专权,结党营私,横征暴敛。BC207年,赵高逼秦二世自杀,立子婴为皇帝,不久被子婴设计除掉,灭了赵高满门。但大秦帝国已是大厦将倾。不久,刘邦攻入咸阳,宣告大秦帝国正式灭亡!

秦穆饮盗马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典故

成都都江堰(是秦国水利工程,昭襄王末期修建)

秦国与秦朝的相关典故与诗文

秦国、秦朝的成语典故很多。比如伯乐一顾,秦王陈宝、食马得酒、立木为信、一字千金、秦镜照胆、秦皇鲍鱼、秦皇车书、秦皇反璧 、秦皇封松 、秦皇焚坑、秦皇剑池、指鹿为马等典故。下面推荐六个相关成语典故与诗词。

一、食马得酒:

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注释:

秦缪公,即秦穆公。秦穆公发现自己的宝马被一伙乡野之人杀死吃肉,心想:宝马已死,不能再让百姓受到惊吓。于是就说“我听人吃宝马肉不饮酒是要出人命的“,于是让随从取了一坛美酒送给这些吃马肉的人。这些乡野之人感谢秦穆公的恩德,在三年后的晋秦战争中奋勇杀敌,救出秦穆公。秦穆公与楚庄王就是因为胸怀宽广而成就霸业的,楚庄王曾有楚客绝缨的故事。

相关诗句,陈子昂《座右铭》: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二、伯乐相马:

伯乐本指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后来指泛指相马者,引申为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我国最早被称为伯乐的人是春秋时期的孙阳,孙阳本是春秋郜国人,出生地是菏泽市成武县。孙阳的生活年代大约在楚成王与秦穆公时代。因为孙阳曾经为楚王买千里马,为秦国相马,尤其是为秦国的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诗句:

孙阳如不顾,骐骥向谁嘶(唐-李群玉)

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唐-陆龟蒙)

三、立木取信(一作立木为信):

大约在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之前,商鞅先命令有关部门在栎阳的南门下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金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敢动手去搬移(木头)。于是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两金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两金子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北宋王安石曾创作《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_秦穆饮盗马典故

秦耕牛

四、成语一字千金

吕不韦在秦国为相期间,曾经组织一些学者,谋士编写了一部著作,名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本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融儒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吕不韦被称作杂家。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编成后,吕布韦命令相关部门将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公布于咸阳城门下,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源,形容文章精绝,价值高。

王维曾有诗云:

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

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

五、秦皇封松:

秦始皇是正史记载第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公元前219年,嬴正到泰山封禅,泰山上忽降仙雨,始皇帝在一株大松树下避雨,当时雨可能也不大,始皇帝在树下没有被雨淋到,事后秦始皇封这棵大松树为五大夫。

《松》王睿—唐朝

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

丁固梦时还有意,秦王封日岂无心。

六、战国策之秦策《司马错论伐蜀》

公元前317年左右,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张仪说:攻打韩国,临近东周与西周国,讨伐周天子,得九鼎,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征伐蜀国,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又得地又得名,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秦惠王听了司马错的意见,不久后伐蜀国,顺道灭了巴国与苴国。

秦穆饮盗马典故_盗马什么意思_秦穆饮盗马

秦始皇兵马俑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