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游”作品视频(艺术家张潇月提供)
2019年10月10日,驻留艺术家张潇月个人展《两江游》在十方艺术中心B展厅开幕。本次展览是复归·长江国际黄桷坪文化艺术季的个展之一,出席开幕的嘉宾有十方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及艺术季城市记忆板块策划人曾途、青年策展人王缦曼、艺术家张潇月,嘉宾致辞并向观众导览了这次展览。
艺术家张潇月现场致辞(右一)
艺术家张潇月致辞部分摘录:
相信不管是久居的本地人,还是短暂歇脚的游客,都对两江游并不陌生。在朝天门涌动的码头边上,在任何旅行社的吆喝广告里,在史书长卷的文本记载中——贯于重庆市内的长江和嘉陵江一清一浊,尤在夏末仲秋,独特的夹马水景观都被人津津乐道。这次的作品的标题以“两江游”命名,取其两条江水的溪沙弹在穹顶的纱布上,外部展厅为“嘉陵江”,内部展厅为“长江”,移地下水为天上水,裹着潮湿泥土的气息,再款款坠下。“舀一瓢浊化清,再还一瓢清入浊”,观于江,游于世。
青年策展人王缦曼现场致辞
青年策展人王缦曼致辞部分摘录:
初次遇见张潇月就被她严谨的逻辑思考紧紧抓牢,让我更相信万物之间有磁场效应。聊起她的过往艺术作品,可以顺着她的逻辑感,随着她的空间感置身于她当时的作品其中,她思维的严谨反而可感应到她内心的柔软,感到万千思绪。在与潇月接触的这段时间,她一直保持着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她的创作过程有一股很强的逻辑线索从开头牵引到结果。但,严谨的逻辑性并不是她唯一的表达,深刻的哲学思考才是隐藏在作品深处需要去求索的未知领域。潇月用艺术家的敏锐来感触这个陌生的城市—重庆,她置身于江河,沉醉于热辣,被这激烈的两江交汇深深吸引。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就是不按“逻辑”而生,潇月却用了逻辑来展现这次《两江游》。是冲突?是矛盾?是潇月的一次策划?她置身其中,将江水和河沙搬运到展厅内,将地面水移步为天上水,使地面水再经天上滴流而下,观者被移步换景。滴流而下的水,到底从何而来?正如她一直以来在探究的一个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
策展人曾途现场致辞(右一)
策展人曾途致辞部分摘录:
这次展览作为“复归·长江国际黄桷坪文化艺术季”城市记忆板块中 - 社群风景与城市景观,实质其核心是在讨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代化实质是一种景观效应,具有非常强的现代化生产的特征,这也是城市化比较典型的表现。另外是社群风景,在现代化城市居住的人并不是完全是按照景观的生产方式来生活的。比如,你不管是拿着什么东西给重庆人,他都会扔到火锅里去,其实是很固执的把一切东西按照自己的生命逻辑进行组织。所以社群风景,它有一种在地的、原乡的文化特征,它是存在于我们的精神层面,所以重庆人虽然穿着洋装,但是一见到火锅就什么都不顾了,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表现。
另外,在当代艺术这个层面,我们通过一个聚会举行一个展览的形式,本质上是来自西方的一种交际方式,也是一种艺术作品、艺术家与大家的交互方式,所以它也是一道城市的景观。这两种东西在重庆这个直辖市中正在发生,所以我们希望把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空间、精神上的可能性柔和在一起,同时也尊重这个艺术展览的传播和展示逻辑。
但是同时,我们也发出一些增加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本地性的互动方式,这是艺术季中社群风景与城市景观的一个诉求,同时在最近一年中,我们每一个展览都有青年策展人,而且非常多的策展人都是第一次策展,我觉得这对于中国的艺术社群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我们虽然看到很多艺术展览,但是对于艺术展览整体来看作为一个生产的逻辑其实并不是很熟悉。观众比较容易站在终点上看艺术家的作品,但是这种逻辑往往导致艺术家的作品和观众是无法沟通的,实际中间缺少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我们策展人的环节,所以今天我们来的观众多了非常多的新面孔,我觉得是来自我们青年策展人的努力。因为策展人把观众带进更大的社会景观中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像张潇月的两江游,在策展人的帮助下,产生了新的可能性,它不是完全的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艺术项目,所以尤其非常感谢青年策展人。
艺术家张潇月的作品源自生命体验,我们看她在过去的作品中有一个生命的成长逻辑,他的生命旅程也和旅途有关,也是一个不断生长,不断和空间、文化发生冲撞,不断的在自我和周遭的交谈中间寻找自己语言和本位的这样的过程,所以在张潇月的作品中,最后很让我吃惊的是语言控制能力非常强,走进去就能够感觉到重庆从小带给我的湿润的房间里晒不干的被子,阴冷潮湿的童年,美好和糟糕和记忆全都在那个气味和听觉中间,我觉得非常的棒。
张潇月的作品在提醒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最好的梦想,或者是最好的交流,它基于可能不是远方,而就在你的脚下。它在张潇月的两江中间的奇怪的线,就好像她的“掌纹”(生命线)一样,不断一直在变化,也一直在保持她的交流和延展。
艺术家作品介绍:
两江游
Two rivers tour
长江,嘉陵江,泥,水
Yangtze River, Jialing River, Mud, Water
©️Yiy Zhang 2019
初夏仲秋,碧绿的嘉陵江与褐黄的长江激流撞击,其势如野马分鬃,漩涡滚滚,清浊分明,成夹马水。如此相汇,注入东海。
“两江游”取长江,嘉陵江及两江交汇间的三个点,带着观者移步换景。以水为媒介,将游为观线。取一瓢浊化清,再还一瓢清入浊。是精卫填海的填,也是愚公移山的愚。用一个虚无的行为来去对抗这缥缈的永恒。
两”不为两,代指繁多;“江”不为江,代指生命;“游”不为游,代指活着。
During early summer and mid autumn, the green Jialing River and the yellow Yangtze River strike fiercely, where is like the mane of a wild horse. Whirlpool rolls and forms an imposing view where clear and turbid distinct and flows into the East Sea.
Yiy Zhang took the water from both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Jialing River and the confluence of the two rivers, scooped up a ladle of turbid water and pour into clear water, and then clear into turbid. Using an act of nothingness to against the ethereal eternity, it is an determined as well as fool act.
"Two" does not mean two but many; "river" does not mean river but life; "tour" does not mean tour but live.
展览作品现场:
艺术家张潇月与“两江游”作品
现场观众与“两江游”作品
艺术家张潇月(左)、策展人曾途(中)、青年策展人王缦曼(右)
现场观众与“两江游”作品
尾声及作品之外:
风华正茂
七绝 -王缦曼
已亥秋为青年艺术家张潇月在渝策展送别有感
今日开怀杯并举,
回欧惜别饯芳醇。
风华正茂同缘艺,
长忆渝州一片心。
艺术家张潇月与青年策展人王缦曼
特别感谢:
摄影支持:任长松、胡克
点击上面图片
了解艺术家与作品《两江游》
Click above to know about Yiy Zhangand her works
点击上面图片
了解“城市记忆”板块介绍
Click above to know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City Memory" Section
点击上面图片
了解本次艺术季
Click above to know about REVIVAL·Yangtze International Huangjueping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