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光速建设”背后湖南建设者的故事
仅十余个昼夜,湖北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接连拔地而起,“火雷速度”让世界惊叹。而这个“中国速度”的实现,离不开驰援武汉的建设者们的全力付出,他们中有来自浏阳的工友,有湖大的校友……他们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敢为人先的壮志豪情,贡献了磅礴的“湖南力量”!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浏阳工友。)
( 冯建堂累瘫在建筑材料上。)
浏阳十几名工人驰援雷神山建设
每天工作17小时见证“中国速度”
1月26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投建;2月8日,雷神山交付使用。“中国速度”的造就,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4000多名工人的付出。浏阳沙市镇秧田村的罗佑贤和十几名工友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2月3日上午抵达武汉,每天工作17个小时,时刻在跟“死神”赛跑……2月10日中午,随着所负责项目顺利竣工,已连续奋战七天七夜的他们,也能缓一口气了。2月11日,缺少睡眠的罗佑贤睡了个好觉,电话那头,传出了他的笑声,“一直紧绷的神经,算是松弛下来了!”
他们报名“跟死神抢人”
罗佑贤是湖南福方富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的一名项目负责人,他在家乡带着一支消防设施、给排水等工程施工队伍。年前刚完成一个项目的他们,腊月二十九(1月23日)才回到沙市农村老家,准备安心过年。
“雷神山建设需要消防设施等安装调试工人!”2月2日,这条由中建五局发布的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消息,在罗佑贤的公司工作群里传开。罗佑贤立马将消息转发到老乡工作群,并向工友做起了动员,“我们是去跟死神抢人的,也是去创造‘中国速度’的,有愿意去武汉的赶紧报名。”
在罗佑贤的动员下,沙市镇罗育林、黄立永、罗德意、黄奇尚,龙伏镇的徐旭志立即在群里接龙报名。2月3日上午9点半,罗佑贤等六人顺利抵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立马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们眼里只有活
“我们每天早上7点上工,一直到晚上12点才休息。”罗佑贤说,在雷神山施工现场,大家眼里都只有活,中午吃饭有一个小时休息,但大家最多十分钟就解决了,然后又主动回到工地,“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和‘死神’拼速度。”
“我们不仅要抢速度,而且要保质量。”罗佑贤说,比如具体参与的给排水等工程建设就非常关键,医院的污水排放本来就非常重要,更何况这是特殊医院,为了杜绝二次污染的产生,工友们精益求精。“我们不是游击队,我16岁出来从事工程建设,带领这个农民工团队已经有20年的施工经验了,有底气保证工程质量。”
让罗佑贤与工友们欣慰的是,在4000多名建设者的拼搏下,雷神山医院在迅速地“长大”。2月10日中午,罗佑贤在电话里给记者报喜:“今天上午他们对负责项目进行了扫尾,所有工程如期完工。”谈及感受,罗佑贤个人感觉良好,“为雷神山建设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与建设他们很自豪
来自关口街道溪江村的农民晏才新开了一家水电器材销售店,他既是店主,也是一名水电安装工人。在疫情蔓延之际,他毅然选择“逆行”武汉。晏才新自行驾车来到了武汉雷神山医院,并参与医院水电安装工作。
晏才新说,几天时间下来,他在工地上遇到了至少十多个浏阳老乡,虽然大家负责的项目各有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想尽快将医院建设完成,让更多的病人能得到救治,“人这一辈子,总要做几件与名利无关的事情,能参与并见证‘中国速度’,我的内心是自豪的。”
2月11日,一直睡眠不足的罗佑贤终于睡到了自然醒。让罗佑贤他们更开心的是,等手续办完,他们就能乘坐大巴回长沙了,“再隔离14天,我们就能与家人团聚了。”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成辉
微信运动日均2万步
他的“温暖谎言”险露馅
“你的微信步数怎么变成几万步了?”“在家跑步呢,爸……”刚挂掉父亲的电话,手机里又传来了母亲急切的询问,“海海,你今天怎么走了那么多步?”2月11日,是罗海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的第11天。
作为中建五局三公司医疗保障楼施工副组长,他至今不敢告诉远在湖南汉寿的70多岁老父老母自己的工作状态,却没有想到微信步数险些让他露馅。
每天“泡”工地动辄超2万步
“听说公司要援建雷神山,我跟老婆儿子说,我想去!”2月1日,跟随中建五局三公司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建设者队伍,罗海从长沙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他的工作主要负责人员、材料的调度,人手紧张时,也要充当水电通风施工员。
“施工物资都到位了吗?”“劳务人员都到岗了吗?”在建设过程中,每天早上7点罗海会戴上安全帽和口罩,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在召开工作协调会后,他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和工作任务大小,将劳务小组分配给现场施工组,并安排劳务人员早晚接送情况。然后,在隔离病房,负责和中建三局协调施工物资材料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的正常运转。
由于责任大、任务紧,雷神山工地上24小时不停工两班倒,罗海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待在工地上,从早上7点上班到第二天凌晨,还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走路的步数动不动就超2万步,微信运动排名基本是前10名。
回家想先拥抱家人再睡上三天三夜
工地上的艰难、风险,他都不敢跟家里说,就怕老人家担心。“爸妈打电话过来,我都是找个安静的角落接电话。问了我几次我就说已经在长沙正式上班了,不准备让他们知道我来过武汉,怕两老太担心而失眠。”
“现在任务结束了,明天我们就能回家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老婆和儿子,给父母报平安,然后睡个三天三夜,这十几天每天都没睡饱觉。”罗海兴奋地说。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卜岚
“火雷奇迹”中的湖大校友力量
在这“火雷奇迹”的背后,湖南大学的校友们闻令而上、与时间赛跑,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敢为人先的壮志豪情,贡献了磅礴的力量!
24小时完成设计图纸
对于传染病医院,特别是呼吸科传染病医院而言,通风、净化及医疗气体系统,是整个医院设计成败的关键。
湖南大学79级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校友陈焰华、90级环境工程系暖通空调专业校友印传军、夏旭辉就是火神山医院通风系统设计人员。
作为火神山医院设计方——中信建筑设计院的暖通总工程师陈焰华,统领整个暖通专业的方案及图纸的审核工作;机电一院暖通总工程师印传军负责整个ICU病房及手术室净化系统的技术协调及校对工作;机电三院暖通副总工程师夏旭辉负责整个医疗气体系统的技术协调及校对工作。
从接到任务,到完成整个设计图纸,他们仅用了24小时!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没有一丝退缩和懈怠。
安装工程“大总管”累瘫在工地
冯建堂是湖大2002级给排水专业校友。作为此次火神山医院建设安装工程的现场负责人,他要通盘协调图纸、技术、物资。火神山医院虽是临时医院,但严格按照正规医院要求建设,里面的所有系统功能都非常齐全,包括安装的空调,采用了分组空调,有排风、新风系统。这就对安装工程现场“大总管”冯建堂提出了更大挑战。
10天10夜,冯建堂常常顾不上吃饭、喝水,也顾不上睡觉,好几次累得躺在工地上的建筑材料上,直接睡着了。他说:“这个事情既然交给了我们,我们绝对保质保量按节点完成!”
同样奋战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的,还有中建五局、湖大2007级给排水专业谢灿等一批校友。“今天已是抵达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第5天,现场24小时联系作业风雨无阻,整天神经紧绷说不累是假的,但是看到那面鲜红的旗帜树立起来的那一刻,疲惫感顿时全无,有的只是油然的自豪和更重的使命感!”2月4日凌晨,谢灿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妍蓉 记者 黄京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