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命题,按教育部规定时间组织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每门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与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同期安排,如全国统考科目有调整,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相应调整。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今天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30天,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复习中。那如何在这剩下时间里能够实现学习的新突破,家长和考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这份高考锦囊请收好!
家长篇
一、为孩子的饮食健康做好保障
高考临近,相信很多考生家长最愁的是给孩子吃什么?考前要不要给孩子补补营养?孩子复习得太晚可以吃夜宵吗,吃什么合适?对待高三考生,在饮食上真的需要做特别准备吗?一起来看看一下考前饮食建议,为孩子的饮食健康做好保障。
早餐一定要有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米饭、面包、面条等,加一碗粥或一杯牛奶、豆浆,一份蔬菜,一个鸡蛋或适量的肉类。
午饭要有充足的热量和高营养,多吃点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
晚餐要少些油,少盐,晚餐过后,九十点钟,不妨喝一杯果蔬汁。
饮食调整方面注意: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白菜能减少人的紧张情绪,使学习变得轻松;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洋葱头可以消除过度紧张和心理疲劳;核桃是对付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的理想食品;草莓可消除大脑和心理疲劳,改善大脑供氧,缓解人的不良情绪。
二、提前给孩子规划志愿
现阶段二模考试已结束,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规划孩子的志愿,如何根据孩子的模拟考试成绩预估高考成绩?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分差法”的计算方式,大体判断出考生所处的位次,根据位次提前给考生规划志愿。具体方法如下:
高三阶段每一次模拟考试之后都会出一个指导线,就是特殊类型指导线,这个指导线是按照往年考上的学生范围来划定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假如说这次模拟划的特殊类型提档线是475,考生考了575,那么就可以姑且认为考生将来高考能超过特殊类型提档线100分左右,2022年特殊类型控制线是513分,考生就用去年的513分再加上100分,就可以预估考生高考可能考到613分。这个成绩的作用还是挺大的,考生可以利用这个成绩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分数、减去一定分数,确定一个大体的分数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提前选择要报考的学校,可以做到合理定位。
考生篇
一、临考前4周提升计划
第一周:全面反思模考、科学合理定位、明确最后阶段复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在总结反思的同时,开始系统整理高三以来各次大考试题和梳理错题,认真制订好后期的日计划、着手确定后期重点知识的查缺补漏。基础知识中的未考点和常错点,审题与答题,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一些细节性问题都是后期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周:进入重点内容的复习和练习。重点内容还是放在最有把握拿分的基础题、中等题、重点题型以及一些创新题上。值得一提的是,越到后期各地的模拟试题就越多,所以不要随意做套题。
第三周:重点对付以往的错题或回炉题。错题回顾,旧题新做。备考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减少失分。在考场上,只要少失分,就能多得分。
第四周:平稳过渡,适当保温,调整考试生物钟,把最佳状态调整到高考考试的时段。本周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放松,二是加班加点。前者过分放松,后者又过度紧张,所以两者都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适度紧张,每天在考试的相应时段进入状态,保留一定的考试感觉。平静当中有紧张,紧张之余会放松。
二、调整好五种状态
(1)思想状态: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排除干扰,全情投入;顽强拼搏,坚守阵地。
(2)学习状态:目标清晰,知己知彼。忙而不乱,科学有序。短时高效,主次分明。
(3)心理状态:不骄不躁,平和冷静。紧张中有放松,压力下会调控。
(4)身体状态:精神饱满,身强力壮。每天坚持课外身体锻炼,及时消除疲劳,及时给大脑补氧。
(5)生活状态:饮食卫生,营养均衡。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不加班加点,调好生物钟,用好课余零碎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刷题了!这个时候熬夜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不仅伤身体也会对自己的状态和心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各科目考前提分攻略
努力拼搏终有收获
预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素材| 龙招港、@人民日报、九师联盟
责编| 王淼审核|赵博凯、张岩、兰婷萱
【有奖纠错】若本文内容有误,请在后台回复:纠错
▼「找试卷,查资料」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