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US
关于泊言馆
牛津剑桥团队打造
专业有温度的语言学习平台
馆内设有38门语言的学习,主要为英/法/日/德/西/阿/俄/意/葡/韩/泰/梵/藏/粤/手语/拉丁语/波斯语/祖鲁语/丹麦语/法罗语/冰岛语/越南语/印地语/波兰语/捷克语/土耳其语/希伯来语/古希腊语/古典中文/乌尔都语/斯瓦希里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拉脱维亚语/计算机语言/阿尔巴尼亚语等线上语言课程,欢迎关注公众号并留言咨询。
馆长今天来分享一下作为妈妈,对于孩子英语启蒙的一些体验和感受。最近期末论文也将写年龄和二语习得相关的内容,之后再多多分享学习心得~在英语启蒙之前,对于孩子几岁该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究竟该如何学习第二语言,也可以参考馆长之前周记里提到的相关内容:
孩子究竟该几岁开始学外语?
年龄和语言学习有关吗?青春期前后学习语言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关于英语启蒙,本来打算限定一个年龄段,后来一想每个孩子开始接触英语的时间可能不同,一些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被熏陶,一些孩子可能幼儿园之后才有接触,所以我想这篇英语启蒙适用于任何年龄下零基础的幼儿。
英语启蒙是一个阶段,并不是某一天,也不是随便几个小时,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所以我的介绍,也主要会涉及最初的兴趣启蒙——词汇对应——听句子——模仿跟读——主动造句——认识字母这六个部分。
我认可的英语启蒙,并不是仅有大量的词汇储备,而是除了能听懂基本的词句外,更愿意主动地去造句和有意愿地用英语来交流。
相信大部分家长也发现了,孩子1岁甚至2岁之前去启蒙英语是很难坚持的。这一阶段的孩子,连中文听着都费劲,更别提什么英文了。所以我的建议是1岁以内的孩子,对他们说什么语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带他们去感受不同的声音和观察不同的色彩。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人,对新鲜的事物一直保有好奇心。
1岁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一阶段——兴趣启蒙。这一阶段并不只是开始,更是终身的语言学习里都需要的,只是比起成人,激发幼儿的兴趣会更容易些。这一阶段我主要推荐儿歌。
大约在1-3岁之间,孩子们突然就开始唱歌了,而且能把那一串歌词都无意识地唱出来,所以歌曲的启蒙是最自然也最快乐的。其实我们从小也多少听过一些英文歌:比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Edelweiss, Do-Re-Mi, 字母歌等。这几首至今依旧值得给孩子们听,但孩子还是很容易腻的,所以我将推荐一些相关的书和音乐/MV。(这里特别强调一下,本文我的推荐都没有广告成分,虽然我很希望他们付我广告费哈哈。涉及的书和动画都是我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来推荐的,不同孩子可能会存在差异,家长们也可以在多种尝试下选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
推荐一:Little Baby Bum(可以在QQ音乐听或者看MV,也可以在腾讯视频观看)
这个系列大概有50-80首,每首大概3分钟左右。画面小朋友比较喜欢,但也要注意选择,比如我女儿就不太喜欢里面的The Wheels On the Bus,但是非常喜欢Bath Song,Apple Song等。
推荐二:ABC Kid TV(可以在QQ音乐听或者看MV,也可以在腾讯视频观看)
这个系列大概有30首左右,每首3-5分钟,歌曲都是英语国家的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的。比如Baby Shark,Itchy Witchy Spider, Humpty Dumpty等。
推荐三:《我会唱英文儿歌》
这本书不贵,但是里面的20首歌真的都很经典,而且每首歌都配有简单的动作,家长可以边唱边和孩子们一起比动作。
这里也特别说一下,看任何动画片、听任何歌、看任何书的效果都没有家长来表演、来歌唱、来朗读的效果好。所以这些推荐都只是辅助,想要让孩子真正记住内容和使用语言还是需要靠家长(或者老师)的互动和交流。
推荐四:POPPY系列
其实这个系列我一开始是在巴黎的儿童书店买的一本法语版,后来发现孩子太喜欢了,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这门书,听里面的不同声音。所以后来就去亚马逊,把这一系列能找到的英语和法语版都买了。每一本都是不同的乐器和声音,还有小故事,很适合声音的启蒙,通常孩子会先对声音感兴趣,渐渐地才会对内容好奇。
上面这四个推荐只是兴趣启蒙的冰山一角,市面上还有各种各样关于声音和英文相关的书籍或音频/视频,家长都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尝试,但也不建议太多太杂,否则可能会降低孩子的专注度,比较建议一个阶段尝试一个系列,这样即多样又相关。
第二阶段——词汇对应
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孩子一开始都是从物体对应的词汇开始:比如车、花、树,或者颜色、形状和数字。所以这一阶段,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词汇与图像对应的绘本对孩子进行词汇的记忆。
推荐一:动物相关
这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很出名了,孩子的确也很喜欢。而且这本书在三个阶段都使用:第一阶段可以引导孩子模仿动物的声音,第二阶段重复里面动物的词汇,第三阶段读里面的句子。
这个是在机场书店买的一个系列,有很多本,都是动物的图片和对应的词汇。我之前也在外国的动物园门口买过一个类似的动物画报,里面每一页都是一个动物,孩子特别喜欢。
《The Rooster Struts》,这本书开始可以作为动物的词汇记忆,之后可以作为数字、大小的概念启蒙,最后可以作为句子练习。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一定要绘本结合生活。经常带孩子们去动物园,把书本里学到的词汇在现实中在对应,这样孩子才能强化记忆、活学活用。
推荐二:颜色相关
颜色书我买的是法语版的,所以英语就没单独买。家长如果家里有中文或者其他语言版本,也可不必单独买,反正颜色都是通用的。但是我建议开始的时候中英文不要混在一起讲,可以选择两本不同的颜色书,看其中一本时讲中文,看另一个本时讲英语;或者爸爸读讲中文,妈妈读讲英语。这样能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对不同语言的辨识能力。
一开始可能孩子对中文、英文、法文的定义会比较模糊,我本来也很头疼怎么跟孩子解释一个物体有不同“语言”的这个概念,但渐渐地就发现孩子开始能从一些词和句子中分辨出法语和英语,对爸爸的时候会去说中文,对妈妈的时候会去说英语。当默默坚持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后,他们会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就明白了不同语言的定义,甚至还会指着一个物体问,这个的中文/英文/法文分别是什么。
推荐三:形状相关
这一部分我没有特别买书,恰好在前面推荐的Little Baby Bum里有一首歌叫做Shapes Song,里面用唱歌的形式介绍了各种shapes,孩子大概反复看过五十遍。这里再特别提醒一下,其中的几遍建议家长跟着孩子一起看,看的时候重复一下这些形状的发音,毕竟从电视上听的唱腔还是比较模糊,孩子更容易从父母的嘴形和发音里学习和记忆。
推荐四:物体相关
这本书是圣诞节期间我在书店随便买的,结果孩子很喜欢,也是看了无数遍,再慢慢到能说出每一页对应物品的英语词。
不过物品的学习,最好的方式还是来源于生活。比如经常对着椅子教孩子说:Chair;对着树说:Tree;对着小鸟说:Bird。这里可能会有家长想问,对于一些新的物体,究竟该给孩子先讲中文、还是英文、还是中英文一起呢?我的建议是,家里英语好一点的家长尽量都有意识地教孩子英文,不用担心一些物体它们可能还不知道中文,因为孩子还有很多机会(家里其他亲戚,幼儿园老师等)会告诉他们中文的。如果一些物体孩子们先记住的是英文,没准还能记得更牢固,之后使用起来也会更灵活。
比如关于树,我的孩子是先知道英文“Tree”的,中文的“树”我没教过,但后来问她Tree的中文是什么,她也能回答是树。记得一次我们在路上看见了很多树,她立马说:tree爸爸!tree妈妈!当时我们都很惊喜,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去组词,而且还是中英文结合。这里想说的是,家长们不用担心孩子组词的时候会中英文结合,这些都是他们在主动去使用语言的过程。应该多鼓励他们去尝试和使用自己知道的词汇组词造句。随着之后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分辨力加强,大脑也会帮助他们区分不同的语言使用。
这也就到了我们的第三阶段:听句子。
当孩子们的中文渐渐能说句子,英文的词汇储备也达到100-200,学习句子几乎就是顺理成章了。所以切记不要一开始就教孩子句子,否则孩子一句话里一个词都不认识,就会很没有耐心,甚至抵触。但如果渐渐地一句话里他们能听懂一两个词,就愿意去跟读和模仿,慢慢地很多绘本都愿意听下来,跟读下来。
推荐一:牛津树系列
其实这一系列我最开始是在牛津的出版社书店买的几本,孩子很喜欢里面的图片和贴画,但是句子和词汇整体偏难。后来才发现原来淘宝上有牛津树系列的详细分级,于是就买了第一级,发现就很适合孩子去看和跟读。
这时候生活中,我们跟孩子的英文对话也可以从词汇过渡到句子。比如之间看到树,我们只是说:Tree。这时候就可以说:What is this? This is a tree. 之前看到爸爸,我们只是说:Daddy。这时候就可以说:Where is Daddy? Daddy is here.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一开始并不用去学习那些主谓宾/主系表,他们只需要重复。所以当我们把What is this? This is...和Where is....?...is here.这些常用的句式重复上百遍后,孩子先能听懂,又能自然地去使用。
推荐二:含有简单句子的绘本
其实前面提到的好几本都是这样的绘本,这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也是相当有名了,但是之所以放到这里才介绍,主要是通常买牛津树系列都会送这本书,还有点读笔,所以供家长们参考。
这里单独来谈谈点读笔,我个人觉得这也只是一个辅助,毕竟机器发音出来的对于幼儿来说还是较难去模仿。但如果有部分家长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好,我建议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点读笔学习,点一句,家长和孩子一起来读读一遍,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读一遍。
推荐三:生活相关的绘本
这一类的绘本也很多,一页有一个句子,每一页都在练习相同的句子结构。家长主要可以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绘本里的小朋友也都可以改名为自己孩子的名字,让他们更有代入感。
以及我在词汇对应部分介绍的大部分绘本,这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重新讲,之前着重于单词,现在着重于句子。
第四阶段——模仿跟读
(这部分的绘本推荐上面的书都可以用)
其实在听句子和造句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让孩子模仿跟读。这个时间点主要取决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辨音能力,当我们发现孩子能开始跟读中文句子,并且也有一定的英文词汇储备之后,就可以要求孩子进行英文句子的跟读。
刚开始先不要跟读太长的句子,每次也不用跟读太多,每一页就一句话。挑的句子里尽量经常包含一两个他们认识的词,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理解主要词汇的基础上去理解这个句子。每次读完经常鼓励他们“Good job!”"Excellent!""Very good!"当孩子不耐烦的时候千万不要强迫,要让他们主动去享受这个跟读的过程。
也有家长把握不好究竟这些英文句子究竟是否该用中文解释或者先用中文读一百年,我的建议是不用。首先我们挑选的这些句子都是适合孩子程度(孩子能认识一部分词汇),就算是没有认识的词孩子也可以根据图画和大人读的语气来猜测。他们主动去用英语来理解这句话的过程,将会对他们之后的造句和运用有极大的帮助。而如果先用中文解释,就缺少了一个他们自己用英文去理解的过程,之后造句可能就会出现困难。
刚开始跟读句子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对那些有意思的实词,比如tree,apple,grandpa会更敏感,而对那些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介词、连词、冠词甚至be动词都比较模糊,读得时候也会含糊不清。这里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耐心地把句子里的每一个成分都读清楚,否则我们帮他们减少障碍的过程,他们将来可能得花更多的力气补回来。
第五阶段——主动造句
其实如果我们能把上面的四个阶段坚持完成,第五个阶段几乎就是水到渠成,孩子自然会带给我们惊喜。这也是幼儿与成人二语习得的区别,当我们用尽力气学习许多年最后还说不出来句子时,孩子们已经自然地养成了近乎母语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当然在他们能自然说出句子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甚至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就是需要有人去和他们在生活中交流。大家会发现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中国孩子的主要问题,词汇量特别大,听句子和跟读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就是说不出来,或者不能主动去交流。这主要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环境逼他们去说和使用英语,而这个环境并不需要国外,也不一定需要外国人,只需要父母其中一人养成和孩子说英文的习惯。
可能有父母担心自己英文不好,影响孩子,但我们现在谈的是英文启蒙,只需要日常的一些简单句子,大部分经历过十几年英语学习的父母是肯定有这个能力的(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借助一些老师的帮助,但据我孩子的表现,3岁之前都比较抵触陌生人,这样最后很可能适得其反),所以也建议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启蒙自己要练好英文口语呀!这里家长也不必太担心自己发音,孩子们可以从其他的绘本和打卡得到训练和纠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逼孩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把他们记忆过的词汇使用出来。
我比较建议的是父母其中一个人,在上述四个阶段都进行之后,就开始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跟孩子说英文。当然也可以在这四个阶段的过程中就开始使用英文,但毕竟孩子还是在一个中文环境长大,如果太早全英文交流很可能出现这两个情况:1.家长难坚持 2.孩子一听到大人说英文就会说:你说中文吧!这样将会大大地降低家长和孩子的信心。
而如果能经历前四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一个对英文和中文基本的辨别能力,并且有一定的英文词汇储备,还能跟读不少句子。这时候我们再去用英文和孩子交流,他们会发现自己能听懂,就会愿意尝试自己去说,甚至会主动地要求来说英文。
我的女儿目前三岁三个月,前面的四个阶段从1-3岁的两年里都在坚持,大概在三岁时她都还不能主动说出什么英文句子,词汇储备大概是150-200个. 从三岁开始我每天会花一些时间和她说英文,其实也不多我觉得每天的英文交流不超过一小时,但是下面是她带给我的惊喜:
1.画一个圆的时候会自己说:This is one circle.画笔没墨了先跟姥姥说:紫色的笔没墨水了,又对我说:This purple pen, no water.
2.看见锅里煮的水开了,先说:哇,好多泡泡呀!然后对我说:So many bubbles. Bubbles are swimming!
3.走在路上看见竹子,可能不会说bamboo这个词,就对我说:These trees are for panda.
这里让我比较惊讶的除了她开始主动把自己会的词汇运用在生活中,还是她能无意识地添加are/for/so这样的虚词。所以在我看来,这应该算英语启蒙成功了吧?当然后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六阶段——认识字母
其实这一阶段可以不算在英语启蒙中,但正好我最近也在教孩子认字母,所以顺便也谈谈心得。
其实在第一阶段的兴趣启蒙,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多听多唱字母歌了,这样他们会对字母的发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甚至能在OPQ之后顺口说出RST。同时也可以在客厅的墙上挂一幅字母表,拿着一根教鞭鼓励孩子们自己当老师去读去认。接下来在第四阶段的绘本跟读中,时不时地指着标题的几个字母,教孩子去读去认。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找自己与字母的关联,比如我的孩子姓Ou,字母O就是她第一个记住的字母。
关于字母的大小写,也可以在教的过程中灌输,不用担心他们不理解,反而他们会经常带给我们惊喜。比如当我指着W和M给女儿说这两个字母是倒的,她会突然指着n和u告诉我这两个也是倒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多鼓励孩子去找字母之间的联系。
这里也特别提一下,无论物体对应还是认识字母,在重复几次之后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先说“What is this?”,家长应当避免自己的“快速答案”。无论问什么问题,都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回答,说错了不批评,说对了多鼓励,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而不过分依赖。
最后针对数字、内容和动画片我分别提一下:
关于数字
我大概是孩子1-2岁之间开始灌输数字学习的,基本上中文、英文、法文的数字学习同步。每次教的时候,会先用中文从1数到10,再用英语,再用法语,中间搭配手指的指示。也没有刻意地让孩子去记忆,就是单纯重复,但在孩子快2岁的时候,就能自己的分别用中文、英文、法文来从1数到10. 所以其实教幼儿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经常重复就好。
之后11-20会和孩子在爬楼梯的时候去数,无论上楼梯还是下楼梯,都是很好的数字锻炼。第一层用中文,第二层用英文,第三层用法文。
对于数数可以在绘本中培养,拿到一个图像,多让孩子去数有多少只小鸟,多少个人...这样也是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数数的时候也可以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语言,比如这一页用中文,下一页用英文。在生活里也多鼓励让他们用不同的语言来数自然中的物体。
关于内容
很多时候幼儿是会闹脾气的,突然不愿意洗澡,突然不愿意去外婆家,突然害怕一些事物。这时候可能跟他们讲道理听不懂也没有用,我们就可以通过绘本或者动画的帮助。
比如洗澡,我就会搜上面提到的Little Baby Bum或者ABC Kids TV里的bath song,边看边对孩子说洗澡多开心。
比如姥姥和奶奶,我之前在二手书店里淘到这本书,孩子也是反复看了几十遍。
关于绘画,我买了帕丁顿熊一个系列的绘本和拼图,里面的画风和内容孩子都很喜欢。
每次孩子去到一个地方我会在当地的纪念品店买相关的图书,这样讲故事的时候她就会更有共鸣。
之前还淘到了一本和孩子英文名相似的书,这样是一个不错的纪念,孩子也会更有代入感。
关于动画片:
不同家长对于动画片有不同的意见,也会担心孩子的视力问题。我的女儿是2岁还是看电视的,但儿子是1岁不到就跟着姐姐一起看。不过我会限定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一天不超过四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
说实话,我觉得动画片对于英语启蒙没有太大用。但如果孩子一定要看动画片的话,倒不如看英语的,这样还可以磨一下耳朵。所以我在家里几乎只给孩子放英文或者法文的动画片。
其实目前市面上受欢迎的动画片都有英文版,腾讯或者优酷视频里都能找到。这样既跟随潮流,又能磨练英语。比如:
汪汪队——Paw Patrol
超级飞侠——Super Wings
小猪佩奇——Peppa Pig
嗨!道奇——Hey Duggee
不过除了动画片,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ipad上的一些app儿童英语打卡。这里我就不单独介绍品牌了,市面上很多,大多都有100元以内的试用期,家长可以先选择两三个给孩子尝试一下,最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再买半年或者一年的。对于这个打卡,我比较推荐有词汇+句子练习的,有动画讲解也有游戏练习,搭配一些听力和语音练习,最重要的是每次打卡完成可以得到一些金币奖励,而这些奖励又可以买一些东西。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坚持。
不过无论是儿歌、动画、app打卡还是上面提到的点读笔,都只是辅助,最重要的还是家长多陪孩子读绘本,多在生活中和孩子交流。关于英语老师或者外教,则可以考虑在孩子3岁或者在完成上述的六个阶段之后再有需要添加。
泊言馆致力于语言教育,除了常规课程,我们也会持续分享一些语言学习干货。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言的魅力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往期学习成果展示:
往期语言小知识: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