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流程

(包含专业课+公需课)

今年继续教育证书取得方式为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公需课+专业课学习后,于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自行打印电子证书。

一、公需课学时取得

2018年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一共有4个网校可以学习,分别是:河南专技在线()、河南科技大学大豫专技网()、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院 (),大家可以就这四个网校中的任意一个注册学习就可以了。学习的过程中记得选择专业24学时和6学时的选修课!完成30学时后的听课考试后,参加在线考试成绩达到60分就可以了!(网校如下图)

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

现在我们以第一个网校:河南专技在线举例:登录网址,页面下方点击河南专技在线,在新弹出界面登录账号,账号一般是身份证号码,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或者123456或者000000,进行公需课学习,其中必修课24学时和选修课6学时都要学习,学习完成并考试合格后取得30学时公需课课时(数据会自动同步到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专业课学时取得

1,专业课学时以申报学时学分的形式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登录网址,在【继续教育服务窗口】点击(专业技术人员)栏--选择【学时申报】(图2),进入系统后,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就可以了,账号是身份证号码,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如果忘记密码,可以联系单位管理员进行密码重置(图3);

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_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

(图2)

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_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

(图3)

2,进入学时学分申报页面后,计入年度选择2018,学习形式选择岗位培训,单位名称填全称,培训班名称由单位决定,学习内容、起止时间、学习成绩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学时填入60.计入科目选择专业课。(图4)

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_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

(图4)

3,附件是申请专业课学时的依据,必须按要求上传,要求:单位出具的该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取得60学时专业课学时的证明(所在单位盖章)。学时申报相关信息均填写无误并上传附件后,点击提交申报(图5),经过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人社局三级审核,通过后该专业技术人员取得60学时专业课学时。

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_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

图5

三、证书打印

取得30个公需学时+60个专业课学时后,在菜单栏点击年度完成情况,选择对应年度,点击证书打印,打印继续教育电子证书(图6)。

河南人力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_河南省公共人才服务中心

图6

四、证书样式

证书应为下图所示,带二维码、证书管理号、电子印章,此证书为完成2018年度继续教育学习依据。

很多人会问,这个证书有什么作用呢?

依据《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 第三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应当作为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和岗位聘任(聘用)、工作考核、执业注册、申请各种奖项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这样子说来,既那么这个90学时/年的继续就是相当的重要了,毕竟涉及到了自己的人事管理工作,说直白点就是关系到自己的级别和金钱。然马虎不得,就只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90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包括30学时的公需课和60学时的专业课。30学时的继续教育通过网络学习可以轻松取得,还没有完成的请抓紧私聊我们客服补办。60学时的专业课通过申报的方式取得,不会办理申报的可以咨询上方我们客服!

那么很多人会迷惑,60学时的专业课取得方式通过网络申报的方式我知道了,那么哪些形式的学时可以列入申报呢,毕竟申报的时候要上传相关证明文件的,【师兄教育工作室】就相关可以纳入申报的材料做一相关说明!依据《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 第三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由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及省业务主管部门备案认可的继续教育学习,或采取下列继续教育形式之一的,凭相关有效证明,通过“服务平台”,记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

(一)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进修班、研修班、培训班;

(二)到教学、科研、生产单位服务、实习进修;

(三)参加相应的学历教育、攻读学位或出国进修;

(四)参加省辖市级以上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

(五)在科研、技术推广或教学等活动中取得的技术成果;

(六)正式发表出版与本业务相关的专著、译著、论文、译文等作品;

(七)参加省(部)级以上正式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八)参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挂职、科技特派员和扶贫工作以及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本单位、行业组织的服务基层活动;

(九)参加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与本业务工作有关的有计划、有考核的各种自学活动;(【师兄教育工作室分析,这个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单位出一个你的学习60学时的证明,然后盖上公章就可以了】)

(十)参加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其他继续教育形式。

既然有这么多方式,很多人会问,那么这个学时是如何计算的呢,比如我参加援藏了,我发表论文了,我参加培训了,是不是都是直接就60学分了还是有一个标准呢?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说明!依据《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 第七条规定:继续教育学时计算办法可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一)参加各级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学时由基地审批部门按实际学习时间确定。

(二)参加培训、研修活动。

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由主办单位或选派单位的主管部门确定;参加省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主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研修活动,学时由主办单位确定。

(三)参加学历、学位教育。

凡考试合格者,每门课按15学时确定;课程进修,考核合格者,不满6个月的,每月按10学时认定,超过6个月的,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专业科目的学时。

(四)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国家部委举办的学术活动,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6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6学时;参加省级学术活动,根据实际天数按每天4学时确定,宣读、报告论文者另加4学时。

(五)课题研究与项目开发。

国家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排序,前5名,每年分别确定为68学时、60学时、52学时、44学时、36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排序,前3名,每年分别确定为52学时、44学时、36学时。

省级课题(项目):主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排序,前3名,每年分别确定为60学时、52学时、44学时;子课题(项目)组人员,按职责排序,前3名,每年分别确定为44学时、36学时、28学时。

参加课题研究者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单位人事部门确定。

(六)出版著作(译作)或发表论文。

出版著作(译作)或在公开出版刊物(增刊、副刊除外)上发表论文的,署名前3名的作者按职责排序计算学时:出版著作(译作)每万字计16学时、12学时、8学时;国外及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专业刊物每篇计算52学时、44学时、36学时;省级专业刊物(核心期刊)每篇计44学时、36学时、28学时;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每篇计36学时、28学时、20学时。

出版著作或发表论文者的继续教育学时由单位人事部门确定。

(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68学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署名前3名的专利权人每项计60学时。

(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68学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的,署名前3名的获奖者每项计60学时。

(九)通过全国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分别计68学时、60学时、52学时;通过全国执业资格或职业水平考试的计68学时。

(十)专题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领导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批示的,确定为20学时。

(十一)参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层、贫困地区参加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和挂职锻炼工作满一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计算完成年度全部公需和专业科目的学时。

(十二)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本单位、行业组织的服务基层活动,继续教育时间按每天6学时确定。

(十三)其他类别的继续教育形式,由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省业务主管部门参照上述标准确认学时,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

后续

以上就是小编为各位就《2019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公需课和专业课对大家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