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新年伊始,以“变化·2023展望·2024”为主题的“网信红茶坊”大幕开启,新主题、新形式、新嘉宾、新期待,“网信红茶坊”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红茶坊_红茶坊_红茶坊

寻求最大“公约数”

唯有吸纳更多的群体,才能集纳更广泛的民意。

“现在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建议市里加大优质普通高中的建设力度。”市人大代表王晓涛在发言时说。

“断头路打通了、市民出行更方便了,也希望政府多关注铁东老城区的建设,让市民共享全市改革发展的成果。”来自召陵区天桥街道的退休工人杨桂平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第十一期“网信红茶坊”,嘉宾中多了不少新面孔。市领导参与红茶坊,与网民面对面交流沟通。首次邀请3名市人大代表、2名市政协委员参与,提出意见建议。首次有5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现场回应网民关切。首次邀请“红茶坊”粉丝和基层网民代表参与。与会的新媒体代表中,新面孔也占了一半。

画出最美“同心圆”

网络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收集器”。

市委网信办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着力让“网信红茶坊”在联系网民、引导网民、服务网民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5G元宇宙灯光秀表演、无人机表演、打通断头路、开办美食音乐节、拆墙透绿……2023年,网友对漯河变化的感知大同小异。

学校附近交通拥堵、降低群众就医负担、老旧小区改造、扩大供暖范围、扎实开展“保交楼”行动……2024年,网友对漯河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各有侧重。

敞开大门听民意。活动开始前,市委网信办通过漯河网信微信公众号,向广大网友征集意见和建议,从网友的留言中,梳理出来了网友感知的漯河2023年的变化和对于2024年的工作建议。

本期“网信红茶坊”也改变与会人员轮流发言的形式,大家随机发言,涉及到与会部门的问题,由部门负责人现场答疑释惑。大家争相发言,提出问题,建言献策,相互互动,火化碰撞,气氛热烈。会议比原定的时间超出了近一个半小时,竟然还有人没来得及发言。市委网信办专门安排人员,收集未发言人员的意见建议。

此次活动共收到线上线下各类问题、意见及建议150多条,现场解决或答疑解惑之外,将交办相关单位。

还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本期“网信红茶坊”还推出了吉祥物,制作了暖场曲《网信红茶坊》和主题曲《我们都是好网民》,日渐丰富的标识系统也将会使“网信红茶坊”品牌越擦越亮。

红茶坊_红茶坊_红茶坊

凝神聚力新担当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使命激励新担当。

“‘网信红茶坊’畅通了政府部门和网友对话的渠道,架起了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希望‘网信红茶坊’活动越办越好。”

“‘网信红茶坊’活动能创新,很暖心,畅通民意才能收获民心。”

“‘网信红茶坊’不仅有利于联系群众,为民纾困解难,也对宣传提升我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会人员在发言中,对“网信红茶坊”给与高度评价,并寄语殷切期望。

一杯红茶辞旧岁,一枝一叶总关情。漯河市委网信办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民情民意集中的地方,就是“红茶坊”的主会场。下一步“网信红茶坊”还要不断创新,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城镇社区,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顺畅地“链接”到网上,不断探索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新途径。

与会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充分肯定“网信红茶坊”这个品牌塑造的好、这个形式效果很好。强调网信工作既是了解民意的桥梁、联系群众的纽带,又是宣传政策的喇叭、监督纠偏的警钟,在媒体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善待善管善用媒体网络,引导广大网民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要确保出新出彩,以寻找美、发现美的“慧眼”,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增底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宣传推介上持续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