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聖心學苑》
智慧|文化| 經典|傳承|
识写繁体字和写字的笔顺问题
网友:我们学校读经示范班已开设一学期了,因为事务冗忙,未及总结成文字性的材料以资汇报,学校领导及家长亦多为支持,并乐观其成效。现遇到写字问题(总涉及到和体制接轨之问题),请教先生及诸位读经先行者。网络回复篇之有关写字亦已阅览,鉴于校情,无从毛笔练起。现在我们是一年级(但学生年龄偏大,平均8-9岁),千字文已教过,但写字并不多,甚至基本笔画亦刚开始教。问题是,千字文(文征明)多为繁体字,且书写笔画,有的亦非常态,学生对字的基本笔画,包括笔顺,都肯定不知道,(甚至书法的基本技巧,我已不是很了了),这样的状况如何临写呢?还是只管临去,不管基本笔画,笔顺等呢?(我担心如果等太晚才练,恐其书写习惯已成,想改不易,况且学校功课总要写字),不知先生及诸位师兄师姐,是否有高见,能够兼之以“两全齐美”呢(实是不得已啊),望教我!
季谦先生回覆:会认繁简字是学问上的问题,会写字又把字写好,是技术问题,技术有其原则,原则把握好了,则只要认得字或看到字,都能写好。写字的原则只有笔法(含笔顺),和结构两者,如从艺术层面看,再加一层神韵,而总以笔法为先。笔法或结构甚至神韵,是不分繁简字的。学会笔法和结构,不管繁简,不论规范字还是书家字,都能写好,有了神韵,不管写繁写简,都成精品(只是有许多简体字基本上违背了美学原则,所以想要以写简体字成为书家,似乎是缘木求鱼,此所以数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简体字书法家之故,我预测千百年之后,亦将永无简体书法家也,哀哉,此已非技术问题,乃是文化问题美感问题了。)
为了适应环境,在大陆学校里,教写简体为方便,简体写好了,如果有机会让学生认得繁体,他也自动能把繁体写好。又,在学校里所谓写字,只不过是写硬笔字,所以你所要的,不一定是文征明的千字文,只要是学校里的语文作业上的教学字,或市面上稍有程度的硬笔书法帖,稍作提醒,稍作要求,就足用了。
所谓稍作提醒,就是要说明或示范一下笔法,要有起落,才有精神。一般的小学语文老师是连这点都不懂的,所以即使帖上的笔法有波折劲力,孩子还是看不出来,也不注意。其实这只要在开始写字时,随时提醒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处在这文化极度没落的时代,孩子们连这点福份都没有。所以先做好简单的第一步,其他的,都等他有学问了,或等他有机会练毛笔字了,再说不迟。
网友:谨受教,谢谢先生拨冗指点!但心有不甘焉。
季谦先生回覆:若心有不甘,那最好,就如同听到我说十三岁以上没救而不服气的人有救一样你既在在体制中,胆敢的话,可以选几个学习力好,家长又不怕一时孩子辨字不清可能影响成绩的学生,给他写文征明的千字文。那些学生目前的成绩最多少个一两分,但学生和家长在几年之后的将来,必定受用并感激终身。以此易彼,谁怕?谁不敢?但知此知彼者,鲜矣。整个社会人心是乱的,整个人生是颠倒的,你又奈何?你可以不甘心,你可以清明起来,但要敢于承担,又要有人跟你一起敢于承担。要不然,就将你的不甘暂时咽下去,等你自己有孩子的时候,或许有扬眉气之一日。
网友:写字的笔顺很重要吗?一定要纠正孩子写字的笔顺吗啊?
季谦先生回覆:写字的笔顺不是谁规定的,是从人体工学的自然运作历程归纳出来的,就好像执笔有大略的方式,或者打网球的教练会先教拿拍的方式一样。不照既定规则当然也可以,不过,如按照已归纳的做,是方便了自己。所以,教学的老师是要懂得的,初教写字的时候,老师示范得对,并且有时提醒一下,孩子自然养成了好习惯。
如果老师初教时没注意,孩子当然可以自作主张,等到养成习惯后,他反觉得他的程序顺手,就不容易改了。有的人以为写毛笔书法要有笔顺,殊不知毛笔字也不一定要有笔顺,只是按照古人的笔顺写起来方便其结构的完成,不按笔顺就自找麻烦。譬如写王,写住,写隹,等字,最下一横最好最后才写,因为可以把那一竖的尾部作收拾,如果先把横画都写完了,那一竖就很难收拾了,又如“国”字,是先写冂,再写中间,然后才关下面的门,这样最后一笔才容易和全字的空间做总调配,如果先关了门,写了个大口,在大口中间排其他笔划时,就受了比较多的限制,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写字教笔顺是顺手之劳,不要说让学生“自由”,于是不管。
进一步,写字的运笔,亦即笔力死活的问题,不只是毛笔字要要求,硬笔字也可以要求的,只要老师懂得起笔收笔的技巧,不费吹灰之力,不另外做要求,就可以把孩子的字教得有生命,但如老师不懂,就浪费了最初的机会,养成习惯后,改之甚难了。这里不是学生自由不自由的问题,这是正路邪路的问题,同样下笔写字,同样多的笔划,只是路径不同,一生受用就不一样。当然,如果已经养成不良习惯了,也不要太紧张,毕竟把字完整出来,能让人认得比较重要。其他是附加价值。
東莞.聖心書院.經典傳承
儿童经典教育简介
儿童读经,就是在儿童记忆的黄金年龄0-13岁,读诵终生受益的文化——中西方经典。包括经典文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易经、老子庄子、圣经、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文学经典等)、经典音乐、经典书画等,从而奠定一生学问智慧的基础!
經典.智慧
一个人的志气决定了他的一生,特别是正在读书时期的孩子。读书为明理,为明志,而非为谋份工作。
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一,在读书的年龄,读书即为是本。其二,在人世间,为人处事,做人即为是本。其三,在众说纷纭的时代,唯大浪淘沙,以岁月沧桑检阅中依然流传的经典为本。故今儿童经典教育,为固本培元。
书来院的这几年:学生只有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披星带月,起早贪黑,吃得寒窗与酷暑之苦。但却能读得滋滋有味,乐此不疲。
这样的孩子不多啊,但是我相信一定有!
书院要培养的就是有此志向的孩子,愿能感召来的是有远见不愿辜负孩子一生的父母。孩子不一定要闻达于诸侯,但读了经典的孩子生命中自有光明,生命中无论是什么境地,依然能安定、自在,乐得其中。穷能独善其身,达能兼善天下!
这样的父母不多啊,但我相信一定有!
在读书的黄金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此开启一生的幸福。
这些孩子,有书相伴,不屑于电子游戏、电视、网络等无聊之物,积极向上,身心健康,有志气有理想,
这些孩子,十几岁便熟背四书五经,能阅览《史记》、《资治通鉴》、外文名著等等,遍览人间嬉笑怒骂,晓世事之百态,知国家之兴衰,胸怀天下
以此文书予天下有远见与胸怀之父母,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可期许的未来,一个幸福的人生。
智慧.文化.經典.傳承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