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点击蓝色的字关注公众号“山珊”;
②木有留言区,有话要说请在后台回复“群”;
③拉到文末点击“在看”
今天的小作文来源于最近两个有趣的群聊。
本文内容适用于自主阅读中阶的同学。
一个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复述/翻译:
另一个是关于很多人热衷的精听/听记:
这个来源于大6群,比较长,打码麻烦。。。我直接把头像截掉了,后半段分析来源于秦老师。
聊天记录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这里再展开说下。
复述、翻译、听记,是传统的英语学习中最常用的三种精读/精听方式。
其中,复述和翻译,经常会被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低龄低阶听力输入阶段:
家长为了测试孩子有没有听懂,常常要求孩子把听到的材料复述出来,或者翻译一下。关于这种做法,先看下。
除此之外,家长会经常发现,孩子说他听懂了,但是却无法复述/翻译出来。这是因为:
输入和输出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复述,是要求孩子理解内容之后,还要重新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表达出来。
经过了输入→理解→组织语言→输出的过程。
但在听力输入阶段,大部分孩子都不具有组织语言和输出的过程。所以才会出现“孩子说听懂了,问了又说不出来”的情况。
翻译。。。就更难了。孩子要经历输入→理解→转换语言→组织语言→输出的过程。
转换语言这个过程大人看似简单,那是因为大人的母语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两种语言都是新的。在理解了英文的同时,要迅速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很可能一时间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所以,翻译不出来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低龄输入阶段,家长给孩子对着书讲明白之后,反复听音频就好了,别没事给自己添堵。具体操作可以参见。
二是自主阅读中阶:
也就是本文开头聊天记录中那位妈妈描述的情况。
到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比较大了,开始自主阅读后,输出能力也比小娃提升很多。
很多家长,包括很多机构,喜欢要求孩子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复述出来,来判断孩子是否读懂了/提升输出能力——这样固然可以提升表达能力。但是,看了本文开头第二个聊天记录,你会发现,经过刻意练习后的输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对文本的有效理解。
而复述,其实只是对字面意思的重述,并没有抓取/分析信息的过程。翻译同理,只不过增加了语言转换的过程。
这就会出现,孩子可以把文章复述/翻译出来,但是却做不对题目的问题。
因为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只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只是对文本有了个大概的印象。看上去很牛逼,文章内容可以说的头头是道,但这个过程完全不涉及任何reading skills。
中阶的孩子不应该只追求字面意思的理解了,要进阶到分析文章的阶段了。
接下来我们看听记:
听记一直被机构用作精听的方式,就好像把内容一字不落的写下来,就是听懂了一样。。。这个问题我在吐槽过,这里粘过来部分:
“
为了听记一篇文章,往往要针对一段很短的语料反复精听多次才能全部听记下来。很多孩子做这项练习,一篇短短的几百字的文章往往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听记。
而在这个过程中的语料输入只有可怜的几百字。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会写里面的单词了吧。。。
但如果为了写单词,为啥要听记呢?直接默单词不就行了
(此处安利一下背单词三部曲、、)
语言学习,是通过大量语料的输入,来内化的。无论是做听力练习册,还是做听记练习,都是人为地将同一时间段里的语言输入密度降低。
”
所以,同复述和翻译,“听记”这种学习方式,也停留在浅层的字面意思阶段。
甚至比复述和翻译更浅,因复述/翻译至少还有自己思考后输出的,过程,但听记时,则几乎不太需要思考,直接原文写下来,注意力全部放在记忆原文+默写单词上了。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更弱了。
已经可以自主阅读的同学,如果学英语不是随便玩玩的话,到了中阶,要开始通过做阅读理解题来学习reading skills了。
对于做阅读理解题,平时阅读和考试又不同。
先看平时阅读:
无control的阅读都是娱乐。
有control的阅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看完书撸个ARquiz
首先看选书:需要自己选,对家长来说是个考验。
其次看题目:
AR quiz阅读理解那部分非常水,考的大都是书中的细节。只要看完书,且记性不错的,基本都能做出来。看完书记性不太好的会错一些。总之,里面的题目设置目的就是确保你把书认真看了一遍而已。
词汇部分和literacy部分,题目质量还不错。但不是每本书都有,我们之前看的nonfiction基本都没有,覆盖面比较窄。
综上,选书烧脑+题目质量一般,pass。
2.分级读物
很多啊,大猫啊、scottforesman啊……还有好多。反正主流原版教材都会配一套分级读物,再加上好多自成体系的分级读物。
这些分级的好处是不用家长动脑选书,它们也都配题目。
但是!它们配的题目基本都是主观题!
太难了好吗!孩子说也说不出,说出来了妈也不知道对不对,错了也不知道怎么改,对孩子和对妈都要求太高了!臣妾退下了先。。。
3.RAZ
我是不是很没创意。。。之所以我只会读RAZ的原因:
一是因为选书能力不够;
二是因为英语水平不足以支撑选择题以外的读后control方式。
而RAZ全是选择题的读后control正适合我这种情况,只要对对答案就ok了!
而这些选择题则在潜移默化中,不断重复强化进阶各种阅读策略。
如写作目的:
文体判断:
人物形象分析:
比较和对比:
推论:
等等,不一一列举了。就在一道道选择题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消化掉了。这些都不是复述/翻译/听记所能覆盖的范围。
经过大量阅读策略的渗透后,再梳理一遍,事半功倍:
呃。。搞得好像我卖raz一样。。。
所以,平时阅读,不能止步于字面意思的理解,要通过做题,来强化阅读策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抓取信息,进而有自己的思考。
关于平时阅读的讲解方法可以看下这两篇:、。
接下来看考试阅读:
考试并没有试图来教你什么,它的目的就是测试你的各种能力。
所以,你在刷考试之前,首先要具备这些能力,然后再去刷题,否则很难刷下去。
仅存的剑桥系考试,从KET一路上去到雅思,大部分的阅读听力题目,主要考的就是paraphrase,就是在原文中找题目让你找的意思,然后根据判断做出选择。
各种做题套路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你:
1)怎样知道题目让你找什么——题目表达的意思
2)该用什么方式去找;
3)怎么判断找到的意思就是题目给的意思——文中表达的意思
4)判断两者的关系,选出答案。
不同题型的差别,就在于第2步,该用什么方式找。
如果是简单的四选一选择题,
可以参见这篇里讲的方法。
其他的多对多的阅读、听力题也都各有各的找法。
但是,在学习各种找法之前,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第1)3)4)步中的能看懂题目意思+抓取文章信息+对两者进行判断。
而这些能力就需要在日常有control的阅读中去做了。
至于复述、翻译、听记,对于理解有没有帮助,就见仁见智了。
木有留言区,有话要说/有问题要问,两个选择:
1.憋着;
2.公众号后台回复"群",进群跟大家讨论。
或者还可以右下角点“在看”,同步你的想法呀!
看了推文不甘心,也想试试应试?先用KET/PET全真模考及解析来摸摸底~
寒假将至,让0基础Python编程课收服神兽,创造我的世界~
还有适合小娃的0基础图形化Scratch编程课,5岁即可入坑~
中国植物配便携式显微镜,超绝的寒假礼物~
语文刚需教辅,一套搞定寒假预习~
又是战胜懒癌的一天
要点“在看”哦~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