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ID:coollabs
出生高智商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聪明吗?
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诞生了一批备受瞩目的特殊儿童,他们生来就自带主角光环,所有的人都期望在他们中间可以诞生出
下一个爱因斯坦
下一个爱迪生
下一个牛顿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诺奖精子银行儿童”。
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个银行的缔造者,美国亿万富翁,罗伯特·格雷厄姆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奇怪,这个老头为什么要建一个精子银行?
关键是,提供精子的人还是诺奖得主。这种羞羞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亿万富翁和诺奖得主之间?其中的原委,还得从格雷厄姆自己的人生经历说起。。。
小时候的格雷厄姆生活在美国密歇根州,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牙医,优渥的家庭环境,养成了他特立独行又有点偏执的性格。他从没想过子承父业,而是想自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闯荡,说不准还能一夜暴富呢
然后。。。
确实一夜暴富了
细心的格雷厄姆发现,周围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他脑中灵光一闪,验光配眼镜这不就是巨大的商机吗!他不顾一切,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创办了眼镜公司,公司效益也是蒸蒸日上,后来他又凭借超前的商业嗅觉,发明了轻巧不易碎的塑料镜片。
后来俗套的剧情大家肯定都知道了。。。
商业奇才、亿万富翁,他成了所有人仰望的对象。按理来说,这有颜,有钱又有才,坐拥金山银山、香车美女的格雷厄姆肯定过得很幸福吧应该。
格雷厄姆年轻时的照片
但戏剧性的是,他的家庭生活却糟糕的一塌糊涂。他结了三次婚、有八个孩,第二任妻子因为接受不了离婚过度服药离世。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自杀,一个因幼年的大脑损伤中年就去世了,唯一一个在世的,还彻底和家里断绝了联系。
家庭的不幸已经让他心力交瘁了,而压垮他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很崇拜的一个发明家去世了,而且这个发明家居然没有留下子嗣。。。
所有的经历深深地刺激了格雷厄姆,他固执的认为“我要拯救全人类”
抱着这样想法的格雷厄姆,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了。他没日没夜地想着怎样才能让这些,“优秀的基因”传承下去,可能皇天不负苦心人,偶然的一次相遇,他碰到了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男人。
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赫尔曼·马勒。他认为大气辐射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DNA,人类离灭顶之灾不远了。。。
就这样这两个男人一拍即合,而格雷厄姆对“优秀”的理解真的,很单纯。在他看来,只有像马勒这样对实用主义科学有贡献的人,才是具有超凡智力的人。也就是说,像莎士比亚、贝多芬、康德这样的人,基因根本没啥用。而像爱因斯坦、伽利略、牛顿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留下基因。
1960年初,这两个男人开始了这个“天才孕育计划”。
不幸的是,1965年马勒去世了。有人可能担心,这个计划不会流产了吧?这怎么可能! “想要拯救全世界”的格雷厄姆可是自带偏执狂的属性!即使一个人,他也要继续建银行。买设备,雇人手,自学生物化学,直到最后完全搞清了精子的冷冻方法。
这下万事俱备,格雷厄姆觉得是时候让全世界知道这个伟大的计划了
他强忍着自己的小激动,给当时所有的男性诺奖得主寄了一封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亲爱的先生,您的基因实在是太宝贵了,您有没有想过再为世界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捐出您的精子,它可能是全人类的希望啊...
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就是我想要的男人!”
然而,格雷厄姆没有想到的是,同意捐出自己精子的科学家寥寥无几
大多数科学家都表示:
“这个人可能是疯了”
“简直无聊至极”
“这根本就是种族论啊”
不过最后还是有三位诺奖得主,提供了自己的精子。其中就有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
不得不提的是,肖克利是一个无比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
他认为只有白人才是这个世界的王,还大肆宣扬黑人的遗传基因就是个渣
甚至发表论文来证明,黑人的智商要比白人低百分之二十
所以他一接到格雷厄姆的来信,就无比开心的答应了。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在他看来,这是在拯救世界啊!肖克利不仅无偿捐捐捐,还表示
“如果不够了再来找我,随时补货”
来自: 丁小点
1980年2月
“诺奖精子银行”正式落成
格雷厄姆骄傲的对外宣称
我提供的精子都来自诺奖得主,这可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基因,这些精子可以无偿提供给无法生育的已婚夫妻,让我们一起见证天才的诞生吧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他这里强调的是获得精子的人
一定要是已婚夫妻,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格雷厄姆的偏执特性,又发作了!他坚持这些精子只能提供给已婚的夫妻
这就把同性恋和单身女性,彻底排除在外了!
甚至还有报道说
格雷厄姆规定捐精者必须是白人,而且这些精子也只给白人女性
可以想到,这些规定一出,必然会引起民权者的反对
很多人痛斥他是“希特勒种族主义”的帮凶。可格雷厄姆是谁啊
不让我干我偏干
即使诺奖精子银行饱受诟病,但还是有数量巨大的夫妻
从全国各地涌来,他们都想要成为天才的父母
后来诺奖得主的精子实在是供不应求
格雷厄姆就渐渐放宽了捐精者的标准
逐渐接受了一些非诺奖得主的精子
但这些人也都是科技鬼才
商业大佬、或是知名学者
总之
没有一个平庸之辈
就这样,直至1997年格雷厄姆去世,诺奖精子银行一共运行了19年
在这19年间,共有215名儿童从这里出生
亿万富翁格雷厄姆最后的遗产,就是这些头顶着“天才”光环的孩子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孩子也都长大了
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呢
多伦·布莱克
1982年出生
现在是一位音乐人
还有“天才基因”的继承者
罗姆姐妹
姐姐林德·罗姆
一位小有名气的舞台剧演员
妹妹考特·兰尼姆
一位普通的舞蹈演员
上面的这些已经是那215个儿童里比较有名的几个,
而这些“天才”儿童里的绝大多数,早已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根据后来媒体的统计,这215个儿童的成才率并没有高于普通孩子
格雷厄姆这个费劲心血执着了一辈子的拯救全人类计划
就在这些孩子长大后化为了泡影!
成了一个每每提起诺奖,就会被拿出来调侃的笑话
要是格雷厄姆还活着,真的是被啪啪啪打脸
蛋蛋姐想说:想要批量孕育天才儿童,这根本不存在的
要知道
遗传只是智商的潜在值
而不是智商的绝对值
成功还得靠自己努力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