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失联敬请关注备用号【如来密因】

仙道炼神_仙道练心有雷吗_仙道炼心

仙道炼心_仙道练心有雷吗_仙道炼神

印广法师楞严精要

仙道炼心_仙道练心有雷吗_仙道炼神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这段经文是开示行者进入识阴区宇所出现的第六种邪知邪见,「归无归执」。这种邪知邪见是非归计归,执著于圆明,把圆明讲得过头。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重复经文解释同上。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修行人破除了前四阴,进入了一精之明这个大光明之流,再也没有粗浊的色阴、受阴、想阴那种烦恼习气,由于太执著于这个「明中虚」,也会物极必反,怎么反呢?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非」和「灭」是一个意思,就是灭除了。「群化」,是以我们心化出来的六根、六尘、六识乃至行阴这种微细的生灭之相。前面四阴都灭掉了,他把这个识阴区宇当成「永灭依」。「为所归依」,把这识阴区宇作为自己的归宿。这里「为所归依」呢,一般是在四空天做文章。

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这种狂慧就是非归计归。虚空不是真空,不是我们的所归之处,它仍然在凡尘。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无想天」应该改为四空天。无想天属于四禅境界,属于色界,他有色身;虚空神没有色身,一定是在四空天中。

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把虚空当成真空,把化城当成宝所。佛在许多经中往往以虚空比喻为真空,为什么呢?真空无形无相,虚空与其它有形有相的万法相比,是不是最适合来比喻真空?但其实虚空也还是有形相,是空旷通达之相,而真空的那种无相我们感觉不到,只有用智慧才能观照到。「亡失知见」,他的心被境界所转,为什么?因为那种明中虚非常诱惑人,陶醉人,所以佛讲,禅天之乐是欲界男女生活快乐的一万倍,四空天的那种禅定又是四禅天禅定快乐的多少多少倍。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圆虚无心」就是一种断灭性,很虚妄的,还有飘飘然然这种莫名其妙的心,他把它看成是圆融圆满圆通。所以这种圆是「非圆计圆」,以这种心作为因地心,就像那虚空一样,你看它是不是空空荡荡,无牵无挂?「圆虚无心」,就是把这种虚空神的境界来作为自己追求的那种果位。「成空亡果」,四空天的天人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还要往下落,最后还是落空。但是在四空天证阿罗汉的这些圣人是定性阿罗汉,虽然境界不能提升,但他不会落空,落空还要受苦报!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讲圆通,万法万相是圆融为一体的,没有谁不是谁;讲圆满,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中不失一法,不缺一人,不弃一时,法外无心,心外无法;讲圆通,彼此之间自他不二,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明白这个道理,无修无证,你即已了生脱死。不明白这个道理,你修禅定,始终保持定慧均等、动静平衡这种心态,观静待变,总有水落石出之时,也叫圆通。可是修行人在这个境界上(既没有明一心三藏之心,又违背了修禅的原则),而妄加动心起念,过早地执著,叫「违远圆通」。

「背涅槃城」,即使是小乘涅槃城也必须证到人我空,不了义大乘涅槃城是证到法我空,圆顿大教的涅槃城是三空真如,证到人我空、法我空以后还要把两个空也空掉,也就是从空出有。在这种不明三空真如的情况之下呢,以四空天虚空的境界作为归宿,就是「背涅槃城」,得少为足,未果计果。

生断灭种:与前面讲的舜若多这些虚空神之类的众生是同一类。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这段经文是开示行者进入识阴区宇所出现的第七种邪知邪见,「贪非贪执」。这里是执著这个肉团身要常住于世。本来破除了行阴以后,即使外道来讲,都还要厌有归空,钝根阿罗汉要入空证空,他却在这个时候感到,在识阴区宇这个肉团身不也很好吗?他也不想回到色、受、想那种粗浊的境界中去,要保持这个肉团身常住于世,就跟修仙道一样,他属于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看这段经文。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重复经文解释同上。

若于圆常:修行人在识阴境界已经知道,这个识阴为一切万法之主,是这个肉团身之主,在十方三世,识阴第八识是一个,七识我执是无量的。很奇妙的是,当修行人破除了行阴进入识阴区宇时,第七识并没有破除掉。他这个时候居于第八识,把这个第八识执著为自己,这叫「常」或者「圆常」,而且所有的第七识、所有的万法都是以第八识为常。他到了这个境界,反而不想来证人我空,他想把色身就保持在这种境界里,他不愿意证空,也不愿再回到前面去生死了,就想让这个肉身长生不灭——既不想六道轮回,又不想入空,属于这种情况。

固身常住:他要把这个肉身与这个第八识(第八识是永不生灭的)同步,第八识也不死,我这个肉身也不死。这想象得是很美啊,但即使我们破除了行阴,成了这最后一个身,色身在不知不觉中是不是会不断地衰老?而且我们前世修来的这个寿命是一个定数,佛也不转定业,到了一定时候,色身终究要归于销灭。不管你坐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你这个定数都是有限,即使在非想非非想处天,也不过是八万大劫,何况你这肉团身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跟四空天的天人那个命来比。所以佛在前面讲十种仙的寿命有的千千万万岁,到了千千万万岁与那个舍身修心的天人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的,第一层天的天人就有九百万岁,但成仙的人最多几千岁、几万岁而已。因为这个肉身不大好保留的。

同于精圆:色身与一精之明同圆,因为这个一精之明它不会死,一死的话就无从谈起了。色身与一精之明共同圆融在一起,叫妄计圆常。长不倾逝:「长」是永远,「倾」是老,「逝」是死,永远不老不死。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这是执著这个贪不到的贪。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佛出世的时候,据说这个阿斯陀已经好几千岁了。

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我们这个心性是不生不灭的,并不是讲我们这个肉团身不生不灭,但生生世世的肉团身生灭以后,在将来明心见性的证量境界,我们可以把生生世世的肉团身重新以神通显现出来,那是无量色身三昧神通示现的化身。但事实上,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的肉团身现在在哪里?是不是在这里呀?是不是在我茶杯里啊?由此好好观照,大光明中谁非谁,无量的我的那些肉身到哪里去了?就在当下。「亡失知见」,因为他见道不真实。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命元」就是识阴。识阴是一切万法生命之源,这个由识阴讲到五阴。凡夫以五阴为真实,而成就世间法;二乘以五阴为空寂,而成就出世间法;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空,达空即色,祖师大德判为出世间上上法。

立固妄因,趣长劳果:因为这个识阴是寿命之源呐,修行人到这里来讲,认为这是究竟,这种想法非常顽固。「立固妄因」,「固」是把这个肉身固下来,但肉身不能固,识阴也不能叫你肉身固,他把这个识阴作为能够坚固肉身之因,这是虚妄的。「趣长劳果」,「趣」就是轮回,或者执著;「长劳」是在尘劳中打滚。

违远圆通,背涅槃城: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本来是要见空性,而现在被肉身缠住了,是不是「违远圆通」了?他失去了信心。禅宗以空性涅槃为宝所,那么这种邪知见以肉身真常为涅槃,所以是「背涅槃城」。

生妄延种:「妄延」是虚妄地想自己的生命能够延长,实际上不能延。「妄延种」,就是跟那个修外道、仙道是一类的。

(摘自印广门清法师《楞严经讲记》之第十卷)

仙道炼神_仙道炼心_仙道练心有雷吗

仙道炼心_仙道练心有雷吗_仙道炼神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