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六爻_元亨利贞6爻

《易经》的基本文本推导,是以象组数,以数推理,以理释象。我这样讲大家很难理解,我下面分别展开讨论。

一、易经文本三原则:象、数、理

所谓“象”就是易经的符号,全都是具象符号。

我在第一堂课讲中国古代象形文字,说它们都是具象符号。我讲人类原始时代各族群,它要么没有文字,但凡有文字者都是从象形文字开端。“易”符号,它是人类的前文字符号,它当然一定是具象符号,这叫“象”。

比如两爻,是男阳和女阴的具象符号;比如八卦,全都是非常具象的符号。

请大家看这八卦,第一卦象叫乾卦,它用三个阳爻表述,它代表男性,代表天,代表太阳。后来代表阴阳的阳。大家看,如果它代表天,它表达得十分具象,因为天是完整的,是没有裂缝的。

第二卦,三爻卦叫坤,坤卦由三个阴爻构成,它代表女性,代表大地,代表月亮。后来代表所有“阴”这个概念,它代表大地非常具象,因为大地水陆两分、河流划断、山谷劈开都是有断象的。

第三卦,离卦,它代表火,你看这个象看不出来它代表火。可是如果你把它竖起来,它是火苗窜动的一个半抽象符号。

第四个卦叫坎卦,它的原始含义代表水,后来有些地方也用它代表月,我们在这里引申它最早的含义代表水。看这个符号,你不太容易理解它怎么是水。我把甲骨文的水的符号再画一遍,这个符号就是甲骨文的水,你看看,这个坎卦如果把它竖起来看,是不是刚好是甲骨文描述河流的半抽象符号。

震卦,代表雷电,它用底下一个阳爻代表地平,它用上边两个阴爻代表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因此它仍然是非常具象的符号。

第六个卦叫巽卦,它代表风,它用上面两个阳爻,代表阴云密布的天空,用底下一个阴爻代表风的流动,所以它仍然是非常具象的风的指示。

第七个卦叫艮卦,它用底下两个阴爻,标志着石块堆垒,它用上边的一个阳爻代表山峰的高度,所以艮卦代表山。

最后一卦兑卦,兑卦代表泽,沼泽的意思。它用底下两个阳爻代表地平,代表地面,代表地壳。它用上边的一个阴爻代表水纹波动。

所以八卦全都是非常具象的符号。因此大家记住,《易经》的所有符号,首先都是非常具象的符号,它用每一个具象符号表征人体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具象的大类。由此推演理解世界。

第二,是数。要知道人类智能刚一发生,文明刚一出现,人类就要计数,狩猎打了几个动物,部族有多少人口。所以计数是人类文明一开端随着语言的发生就发生的一个基本智力活动。但是数是太复杂的一个系统。

随着信息量的增大、随着人类智力的提高,数在古希腊时代,在毕达哥拉斯那里,它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系统,我们把它叫“数论”。由于中国始终陷在具象符号之中,因此它的这个逻辑系统没有展开。在数不被逻辑数论系统展开的情况下,数就会显得格外神秘。

人类早年用“易”来推测事物,他需要这种神秘性,它甚至加固这种神秘性。我来讲一讲数的神秘。如果你不能理解数学的逻辑关系,数一定表现为一个扑朔迷离的紊乱而有序系统。它的有序表达为它被规定,紊乱表达为你无法把握——扑朔迷离。

元亨利贞6爻_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六爻

比如你拿阴阳二爻,做成三爻卦,你只能做八卦,你绝做不出第九卦。它在数学的排列组合的极致就是八。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古人很难理解。我再比例子,随着八卦的发展,最后把两个八卦堆垒起来叫重卦。重卦是六爻卦,那么六爻卦你只能做六十四卦象,你绝不可能做出第六十五个。

因为两爻排成六卦,它的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的极致就是六十四。像这种奇怪的现象,古人无法理解,所以古人就会把“数”视为是某种神秘的天启。他认为在这一些具象符号中“数”代表了某种神秘的自然指示,于是“数”本身它的神秘性就表现着天启的重大力量。

因此大家注意,在《易经》中表达的“数”是理解《易经》的关键。但你千万不敢把它跟数论逻辑和今天的数学应用混为一谈,它是人类早年对数论逻辑体系缺乏理解的一个运用系统,而不是一个复杂的思想系统,它只不过是在运用系统中以极简略的方式表征或者类比进行思想推演的一个粗疏工具。

给大家比例子,大家看,《易经·系辞》中有一段话,它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什么意思?古人把十位数分成阴爻两列,所谓“天数”就是阳数,也就是我们今天在数学上所讲的奇数——一、三、五、七、九,它说“天数有五,地数有五”,“地数”就是阴数,指今天数学上的偶数,这就是——二、四、六、八、十。它说“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你把这个阳数和阴数、天数和地数位合起来,这就是整个数字系统。

它然后讲“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什么意思?你把一、三、五、七、九加起来得二十五。你把二、四、六、八、十加起来,它的和是三十。你把天数、地数也就是奇数、偶数加起来。二十五加三十是五十五,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

可见它用了一种非常神秘阴阳两分的方式,对数做一个整理,然后把数做一个概括。大家知道,在《易经》中表达爻位全部都是用数。比如阳爻通称为九,比如阴爻通称为六。所以你看一个六爻卦,爻辞是这样表达的,它把下面叫初九,然后第二爻叫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第六爻叫上九。所以你只要见这个九的表达,就指爻位是阳数。

它把阴爻通称为六,所以一个六爻卦它不说底爻是什么,它说初六是什么,然后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然后上六,这就是爻辞的表达方式。都用数来统一、统和。

三爻卦重合起来,形成六爻卦,在易学上叫重卦,它显然比三爻卦发生的迟得多。到《周易》已经主要是六爻卦了。六爻卦它是由两个三爻八卦构成的,它的下面叫内卦,上面叫外卦,总称叫重卦,这都是大家要了解的基本的状态,这就是“数”。

第三部分就是“理”,就是对由象和数构成的符号系统,进行宇宙论和自然学解释。这叫“理”。我再念一遍叫“以象组数,以数推理,以理释象”,由此构成中国人早年图解世界的基本方法和体系。

元亨利贞六爻_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6爻

二、易经里的卦象如何解释

稍微谈一下卦象。我们先看周易头两卦,乾卦和坤卦,我们时间有限只讲几个卦象,以便于大家理解中国《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影响。

乾卦和坤卦后来在《易传》中,乾卦代表天,代表阳。应卦坤卦代表地代表阴。到孔子时代以后,天尊地卑、男尊女卑这两卦出现了重大分化。可是大家看一下它的卦辞,这两卦最初它只是早年算卦的一个占筮记录,所以它早年没有吉凶之别。

我们看一下它的卦辞。乾卦卦辞这样写,说“乾,元亨利贞”,“元”就是元初、奠基,“亨”就是亨通。“利贞”就是算卦结果有利、主利。也就是一个吉卦。

大家再看坤卦,它的卦辞,《易经》上是这样写的:说“坤,元亨。”,跟乾卦一模一样。然后接着说一段话说,“利牝马,之贞”,也就是算这一卦,是为了一个卖马的人去卖母马。

如果卖马的人去卖母马,有利。说“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说你卖马走得很远,你有一个很远的路程,但是你先会失去生意,找不见市场,以后你会有所收获。“主利”。这也是一个吉卦。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我在前面讲甲骨文的时候,讲过“朋”就是一串货币,说你在西南这个地方卖马,由于那个地方人的购买能力强,你能赚钱。“东北丧朋”说东北地方人的购买能力差,那个地方可能本身也差,所以你到那个地方卖马你赚不了钱。然后“安贞吉”,说你得这一卦总体是安的是好的,卦象是吉利的。

请大家注意它的卦辞。乾卦和坤卦基本上都是吉利之卦,并没有尊卑凶吉的差别,但随后发生分化。到周代后期春秋时代孔子作出礼制文化,把它原来的占筮记录另作礼学的解释,于是就有了这凶吉不同的另外的分辨和解释。

于是孔子讲天尊地卑,《易》的《彖传》,也就是两汉时代的人物在作《传》的时候就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把乾挂标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然后“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也就是坤卦顺承乾卦的一个卑微地位。

大家注意,这都是后人随着社会形势改变,对它的另外的变态的解释。

我举个例子,我前面讲过,由于老子代表的是氏族部落文化商代文化,它推崇人类小国寡民的那个时代,代表人类母系始祖社会的思想。因此老子跟孔子对男尊女卑,天尊地卑的解释刚好相反。

大家看老子怎么讲?老子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请注意“始”这个字和“母”这个字都是代表女性,也就是阴反而占据优势。老子又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个话我在老子《道德经》上讲过,它是对道的最高赞许,仍然是用雌性和雌性生殖器官来表述。

老子甚至在《帛书》中有一段表述高度推崇女性,他表述得非常形象。他说“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杜”。这段话什么意思?老子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天下男女性交交欢,“牝”表雌性,“牡”代表雄性。

他说“牝恒以静胜杜”,他说女性总是安静,所以她一定胜过男性。男女交合,男性在上面不断地运动,很快就阳痿了。而女性在底下永远没有个尽头,所以总是男人失败。所以他下面接着说一句话,“为其静也,故宜在下。”他说,由于女性总是安静地处在下位,因此她才具有优势。

我说这一段是想说明什么?是想说明后人对《易经》的解释,对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解释,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随时代生存结构和生存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大家注意,《易经》后来的哲理解说,也就是《易经》传的部分,跟《易经》最初作为占筮记录的含义大相异趣。

元亨利贞6爻_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六爻

我们下面再看既济卦。何谓既济卦?在六十四卦中,最后两卦就是这两卦。所谓“既济”就是完成的意思,所谓“未济”就是未完成的意思。第六十三卦叫既济卦,大家看这一卦,它当年的卦辞也就是算卦的卦辞,叫“亨”,通达;“小利贞”就是算卦的结果,小吉小利。“初吉终乱”,最初是有利的,最终是不利的。这叫既济卦。

大家再看未济,也叫火水未济。上面是一个离卦,底下是一个坎卦,它的卦辞是这样的,说“亨”,也就是贯通。然后“小狐汔济”,说一只小狐狸要越过山东的济水,“濡其尾,无攸利”,说把小狐狸的尾巴打湿了,小狐狸最终没有过了济水,所以这一卦不利。

这一卦叫既济,就是完成的意思。到六十四卦,最后一卦叫未济,说没有完成。然后又从第一卦乾卦开始进行循环。

大家听懂我的意思了吗?这叫周。老子讲“周行不殆”。也就是中国易经,由于它一开始建立的就是辩证思维观念,所以它是一个圆形的运行方式。

大家读过黑格尔的书就都知道圆形循环的这么一个思维模型,是典型的辩证思维模型,到最后一卦,它讲又没有完成,于是又从首卦开始重新运行。这个辩证思维方式贯通中国整个哲理系统。

所以中国古代从老子到后世所有文人不断地讲,下面这些话,叫“周而复始”、“周行不殆”。《易经·断辞》中讲,“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它说太阳走到中间就一定会偏西落下,月亮最圆满的时候,一定是月亮开始逐步要从盈到亏的开端。它说天地不断转换,“与时消息”,随着时间而消长,它又讲“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这是《易经·系辞》中的话。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大家看,这都是典型的辩证论证方式,它构成中国基本思维模型和基本宇宙观,都受到《易经》卦象循环的影响。

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六爻_元亨利贞6爻

我们下面看两个很有名(的卦),叫泰卦和否卦。泰卦和否卦后来被引申出非常复杂的涵义。我们看看《彖传》中所说的话,它说泰卦是这样说的,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它说你如果得到这一卦,“天地交而万物通”,自然界都会很顺利,“上下交而其志同”,君臣之间关系通达。然后“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里很有原则,外里很圆滑。“内君子而外小人”,内里是一个刚健的君子,外面表现出很平和的日常状态。“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这是泰卦。

大家再看否卦,我不讲它的卦辞,我只讲它的《彖》部分的表述:它讲“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也就是君臣民之间不通,政不通人不和,国家都要崩溃。“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里很阴柔、很阴险,表面上表现得很像个人模人样,“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这两卦早期实际上只是一个算卦的卦辞,但它到了两汉时候做成传,做成自然人际关系的哲理表达,却判然有别。

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它的阴阳卦,也就是乾卦和坤卦,上下的这个乾坤变化已经代表了非常多的含义,它居然可以分别代表天和地、内和外、刚和柔、君子和小人。而且大家注意,它的下面的内卦是优势卦,它的上面的阴卦、外卦是弱势卦。

所以内卦是泰卦,内卦代表君子。而否卦,内卦代表小人,也就是下位卦,不具优势。请大家注意,随后的情形会为之一变。我们再往后看,我在这里首先想让大家明白,到两汉战国以后,中国早年《易》作为算卦的卦辞或者爻辞,已经通达为一种变态的复杂的非常广泛的其他解释。而且这些解释引申的那些原则和它的逻辑关系混乱。

六爻元亨利贞_元亨利贞6爻_元亨利贞六爻

我们下面再看。我在这里讲这么几个卦,大家先看鼎卦,大家注意这一卦为什么叫鼎卦?其实这个卦的名字叫火风鼎,它上面的卦象是离卦,代表火,下面的卦象是巽卦,代表风,我在前面讲过,所以叫火风鼎。大家注意它为什么叫鼎卦?是因为这个卦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象的鼎的样子。大家看,古代的铜鼎上面是一个是煮东西的釜,下面有三条腿,然后在底下扇风烧火。

大家看鼎卦,它上面是一个离卦代表釜的部分,加热集中热量的部分。下面一个巽卦,而且巽卦下面两个阴爻,刚好像鼎的三腿的具象描写,所以下面煽风点火,热量集中在上面煮肉。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具象的卦象。

你算卦得到这一卦,它会说,“五味杂陈,一鼎调和”。意思是说,你在这个锅里面填入了肉、香料、盐、水,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最初尝不是味道,你慢慢拿火候烧它,最后会出一锅香喷喷的肉。

它告诉你最初是很乱的,你是分不清吉凶的,你得慢慢的熬时间熬火候,最终得出一个吉卦。这完全是具象类比图解关系。我提醒大家注意,它的基本思路不是逻辑推导,而是具象类比。

我们再看,这一卦叫咸卦,也叫泽山咸,泽上面是个兑卦,代表泽。下面是个艮卦,代表山。既然叫泽山咸,我们应该想象代表水、代表山,可这一卦为什么叫咸卦呢?“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它已经不是那个“咸阳”的“咸”的含义了,它在字形上和“感”这个词非常像,“感情”的“感”,就是在咸的下面加一个心,所以这个地方的“咸”是“感“的通假。

它的卦突然变了,上面这个泽上面这个兑卦不代表泽了。在这个地方代表少女。下面的这个艮卦不代表山了,在这个地方代表少男,表达为少男追少女。因为少男追少女是一个合理的符合中国观念的一个组配关系,因此称之为正常的艮卦。

再看蛊卦。蛊卦叫山风蛊,上面是一个艮卦代表山,下面是一个巽卦代表风。它为什么是“蛊惑人心”的“蛊”?“蛊”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毒虫,它可以侵入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神经离乱,精神失常。这叫“蛊”。大家注意这一卦在这个地方,艮卦不代表山,代表少男,巽卦突然也不代表风了,在这个地方代表长女。

因此这一卦是长女追少男。由于中国古代认为男人年龄大追年轻的女人正常,一个老女人追年轻的男人是蛊惑人心,因此这一卦叫蛊卦。

大家再看,这一卦叫渐卦,叫风山渐。它上面是一个巽卦,本来代表风,下面是一个艮卦,本来代表山。按前面的讲法,这一卦应该是少男追长女。是不是这样?可它突然又转回来了,上面的巽卦就代表风,它下面的艮卦就代表山。这一卦的解释是“山中有木,风吹林成”之谓。它又转回来了,你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大家注意,在咸卦和蛊卦中,上位卦是优势卦,下位卦是劣势卦,下位追上位,跟前面讲的泰卦和否卦,它的内外上下关系又颠倒了。我想说明什么?我想说明中国的《易经》在中古时代以后不断层累,以至于各个符号的指谓已经没有了针对性,它竟然可以任意指谓、任意替代。

大家要知道在唐宋以后,很多易学家居然可以给别人签名的时候都不签自己的名字,只画一个卦象。也就是唐宋以后,易学已经把卦象复杂到这样的程度,上万中国字都可以归在这六十四卦象中。

大家知道人类的任何符号是必须有明确针对性的,我们把这种符号有明确针对性叫“定义”。讨论任何一个问题,你用的任何一个词一句话,你首先必须定义,然后才能讨论,思想才会清晰,否则永远无从知悉你的思想内涵。

请大家读一读牛顿的数学书,也就是最著名的那本经典力学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前四十页左右居然全是定义,也就是他要用的每一个词的内涵和外延作精确标注。但是中国的卦象到中古时代以后,它居然开始有随意性和任意性,它可以把任何含义带入六十四个符号中任加解说,从而使得它完全失去了符号的可定义性,从而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文章转自东岳哲思,主讲王东岳老师)

——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