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广西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会议介绍了广西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相关情况。

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_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克服经济欠发达、卫生资源少、基础薄弱、债务负担重等困难,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于2016年启动实施了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计划通过5年的集中投入,进一步夯实全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础,加快完善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客观评价实施效果,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组织开展了行动计划中期评估,根据评估情况来看,行动计划实施三年来,基本建设项目推进顺利,所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基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为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_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党组书记廖品琥出席新闻发布会

一、行动计划实施总体情况

按照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方案,全区5年计划总投资164.71亿元。2016-2018年,自治区共下达项目2564个(含设备购置),总投资104.91亿元,已完成总投资目标的63.69%,达到投资计划实施的预期目标。其中,县级医院投资47.70亿元,县级妇幼保健院投资11.34亿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资2.88亿元,县级卫生监督所投资1.92亿元,县级精神病院投资1.24亿元,乡镇卫生院投资39.83亿元。截至目前,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率99.15%,完工率46.42%,完成投资61.31亿元;设备购置已全部签订采购合同,完成投资15.67亿元。

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_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庞湟出席新闻发布会

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乡镇卫生院是本次行动计划重点倾斜对象,也是我区卫生服务体系急需补足的短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底,行动计划支持953个乡镇卫生院新增业务用房126.34万平方米,其中,77个乡镇卫生院新建业务用房11.2万平方米,848个乡镇卫生院改建业务用房111.38万平方米,28个乡镇卫生院扩建业务用房3.75万平方米。

——病床数明显增加。2016-2018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开放床位数、编制床位数分别增加6959张、9529张。每千人床位数由2015年的1张增加至2018年的1.35张,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设备配备基本全覆盖。2016-2018年,行动计划为1267个乡镇卫生院配置诊疗设备,全区乡镇卫生院彩超、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像系统(DR)、全自动生化仪、救护车等硬件设备配置率达到98%以上,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容量明显增加。

——示范乡镇卫生院取得突破。行动计划实施大大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硬件条件,一批优质乡镇卫生院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宾阳县黎塘镇、容县黎村镇、武鸣区双桥镇、玉州区茂林镇、鹿寨县鹿寨镇、海城区高德镇等6家中心乡镇卫生院入选“首届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数量居全国前列、民族省区之首。

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_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黄绪全出席新闻发布会

三、县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县级综合医院的龙头作用明显强化。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县级综合医院的龙头作用明显增强,成为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的重要支撑。2016-2018年,全区建成30个标准化的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增加业务用房面积68.79万平方米,县级综合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县级综合医院新增编制床位和开放床位2341张和1153张,新增床位重点向儿科、产科、精神病、老年病等领域倾斜,有效提升了县级综合医院住院服务能力,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和危急重症抢救、疑难病转诊能力。

——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特色服务能力明显提增。2016-2018年,行动计划支持建成了31个标准化的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增加业务用房面积54.32万平方米、新增编制床位和开放床位2672张和2012张,大幅改善了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的业务服务能力。中医(民族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慢病康复与预防保健、养老康体等方面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受益基层群体逐年扩大。截至2018年底,支持建设的31家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诊疗人次从774.67万人次上升到868.11万人次,增长了12.06% 。

——县级妇幼保健院服务条件明显改善。2016-2018年,行动计划共支持28个县级妇幼保健院改善业务用房,增加业务用房11.45万平方米,增加床位1400张,极大改善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截至2018年底,县妇幼保健院的编制床位数达到7475张,比2015年增长906张。行动计划为90家妇幼保健院配备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运救护车、超声诊断仪、X线成像系统(DR)、新生儿抢救台等设备,极大增强了基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急救服务能力,妇幼危重救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县妇幼保健院总诊疗人次达1128.91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241.21万人次,增长27.17%。

——县级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2016-2018年,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增加业务用房面积3.65万平方米,为21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配置了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疫苗追溯系统、冷链车等冷链设备。截至2018年,已有12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为96个县(区)有建设需求的县级卫生监督所配备一体化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执法记录仪、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等设备,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检测的专业化水平。罗城、七星、秀峰等县区卫生计生监督所已使用建设好的综合监督指挥中心开展工作,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我区先行试点的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肯定。

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_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钟德超出席新闻发布会

四、行动计划助力健康扶贫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行动计划重点补足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短板。

——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有效提升。按照统一规划、填平补齐的原则,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较多的县份在安排资金时给予重点倾斜。如百色和河池两个市是我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6-2018年,行动计划支持百色、河池两市项目建设资金分别为17.93亿元、17.72亿元,是全区安排最多的两个市。在三年里已下达的2564个项目中,全区20个深度贫困县项目为611项,占23.83%,项目建设进一步补足深度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的短板,切实解决就诊难、巡诊难问题,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易地扶贫安置点医疗资源供给得到有力保障。全区共有4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经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79个搬迁点配套建设了医疗机构,170个无配套医疗机构的搬迁点实现了医疗机构覆盖,除去少数搬迁人数较少、不需要新增配套医疗机构的安置点以外,只有11个安置点还有新建村卫生室(站)需求,5个安置点需要扩建乡镇卫生院,自治区已在2019年行动计划年度方案中全部配套建设完成,确保所有易地扶贫搬迁点医疗卫生资源配套全覆盖,为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的贫困人口带来看病就医的便利,大大增进了贫困群众的健康福祉。

——贫困人群就医获得感大幅提升。行动计划项目聚焦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办医条件,与全区扶贫攻坚脱贫摘帽贫困村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疾病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设备购置项目为慢病贫困人口提供了就近定期检查的便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远程医疗服务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县级以上优质医疗卫生服务。2018年,全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广西基层卫生信息平台_广西基层卫生管理系统_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罗联生主持新闻发布会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大大改善,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医疗机构达标水平不够高,短板依然存在,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实施好下半段行动计划,不断完善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健康广西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