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令中)零陵区教师进修学校在省、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立足零陵实际,注重实效,采取切实措施全面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教师培训工作亮点纷呈。

(一)加强实地调研

学校加强实地调研,对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为满足教师需求,他们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等方面精心设计,求真务实,不断深入基层学校,深入教师群体做好培训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学校、了解参训教师对培训课程的需求,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需要,使教师有机会表达专业发展的愿望,增强了培训工作的实效性。特别是他们根据新进教师教学的需求,制定了《零陵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方案》,2016年以普通话为突破口,2017年以“三笔字”为突破口,2018年以“信息技术”提升为突破口,做到了“将培训的前瞻性与实效性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讲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将受训教师的需求性与针对性结合起来”。

(二)改进培训方法

学校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参训教师的培训积极性。每个教师的头脑里都是有一定教育资源的,不是一张白纸,在听课过程中学员肯定会和自己的已有经验相连,才能对所听内容消化理解,所以让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一般来说效果会更好。他们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方法,使学员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平等对话,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生成新的规律和想法,在与他人的思想碰撞中,得到心灵的震动、思想的洗礼、学习的乐趣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感悟,这样不但会活跃培训气氛,还会让学员有意犹未尽之感,对下一次培训更充满期待。

(三)创新培训模式

改变培训模式,努力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零陵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工作紧紧围绕《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创新思路,改变了传统的报告式、讲授式等被动的培训模式,遵循学员的“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和发展性”原则,培训以学员为本,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让学员学会带着问题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倡导基于教学现场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和情境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培训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学员互动,搭建培训主体的自主探究、实践反思和互动研讨的学习平台。以网络研修为主,化解工学矛盾,多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以问题为研修切入点,以主题为研修中心,以课堂为研修现场,以学科专家为引领,以区学科名师、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为辐射,以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通过六个名师工作室、15个教师工作坊整合区域内的培训和教研活动,跨校开展研修活动,多形式开设“名师课堂”,带领一线学校的市、区级骨干教师讲磨课研讨,上公开课,送培送教下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培训管理

学校切实加强培训管理。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零陵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班子分工协作,建立了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年初将培训项目分解到各处室,各处室根据《零陵区培训管理者团队工作流程》,从培训需求调研,到方案制定,课程开设,专家聘请,学员手册制作,开班通知发放,教室布置,食宿安排,过程管理,总结反思、训后跟踪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责任到人,每个校级领导联系一个培训项目一个责任处室,教务处加强督促检查,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训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做到了网络研修覆盖全区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全员培训重点抓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一年一亮点,不断提升专业素养,高端培训走出去,请进来,通天线,接地气,深受学员好评。初步形成了以远程培训为依托,大力加强学科培训;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大力加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送课下乡为纽带,大力加强区域资源整合;以传统优势为项目,大力加强区域综合培训的格局,连续7年获得了湖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创业/副业必备:

本站已持续更新1W+创业副业顶尖课程,涵盖多个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